接下来的几天,叶辰埋首于成堆的卷宗和信访简报之中。他刻意重点翻阅了所有涉及城市建设、国土资源、以及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材料。 思维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鼎盛置业”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举报信内容各异:有指控其违规拿地、有说其暴力拆迁、有反映其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却总能顺利通过验收,甚至还有几封匿名信含糊地提到其与市里某位“大领导”关系密切。
但所有的举报,似乎都停留在“反映”层面,缺乏能够一锤定音的证据。有的信访件经办意见写着“经查不实”,有的则是“已转相关主管部门核实”,最终都不了了之。
叶辰的手指在一份份文件上划过,眉头越皱越紧。这个“鼎盛置业”,就像一条滑不溜手的泥鳅,总能从调查的缝隙中溜走。这背后若是没有保护伞,绝无可能。
他拿起一份最新简报,目光凝住。这是一封反映“鼎盛置业”近期通过招拍挂获得城东一块热门土地的信访件,质疑其中标价格过低、程序存在猫腻。而负责土地出让、规划审批的分管市领导,赫然正是常务副市长——李明建。
叶辰想起王启明主任最初的介绍——“主要负责联系监督县处级单位和领导干部”。李明建,正是坊潍市权力核心中的实权人物之一。
门被轻轻敲响,刘芳探进头来:“叶主任,王主任通知十分钟后小会议室开个碰头会,讨论一下近期重点线索。”
“好,我马上过去。”叶辰合上卷宗,深吸一口气。机会来了。
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王启明坐在主位,另外还有几位第一纪检监察室的老同志。叶辰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
会议例行公事地讨论了几个其他领域的线索后,王启明弹了弹烟灰,目光扫过众人:“最近关于城建领域的信访举报又有所抬头,特别是围绕几家房地产公司,大家有什么看法?”
一位老同志叹了口气:“老生常谈了。哪年没有几十封举报信?查起来难啊,手段隐蔽,关系盘根错节,稍有不慎就打草惊蛇。”
另一位接口道:“特别是那个‘鼎盛置业’,几乎是信访专业户了。可每次核查,要么是证据不足,要么是对方手续做得天衣无缝,还能倒打一耙说举报人诬告。”
会议室里一时有些沉闷。
叶辰清了清嗓子,开口打破了沉默:“王主任,各位同志,我刚刚看了一些材料,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这个新来的副主任。
“我发现,‘鼎盛置业’多次被反映在土地获取环节存在异常。它似乎总能以较低价格拿到优质地块,并且规划调整对其格外‘宽容’。而这些问题,最终都指向了土地使用和城市规划的审批监管环节。”叶辰语速平稳,目光却锐利,“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暂时避开对‘鼎盛’本身直接调查的难点,而是从审批流程的合规性入手?重点核查近几年特别是‘鼎盛’参与的重大项目,从程序倒查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利益输送的可能?这或许能打开一个缺口。”
王启明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缓缓吐出一口烟:“从审批环节入手…倒是个思路。叶辰同志,你刚来,可能不太了解,城建系统业务性强,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我明白其中的难度。”叶辰迎着他的目光,不闪不避,“但正因为关系复杂,才更需要我们找准切入点。如果只是就信查信,很可能再次陷入僵局。从审批链条入手,看似绕远,或许反而能直击要害。”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几位老同志交换着眼神。
片刻,王启明掐灭了烟头:“嗯。叶辰同志的这个思路,有道理。总在原地打转确实不是办法。这样,叶辰,这个方向就由你先牵头摸一摸。需要什么支持,跟我和小刘说。但是,”他语气加重,“一定要谨慎,依法依规,拿准证据再说。”
“请主任放心,我明白纪律。”叶辰郑重表态。
散会后,叶辰回到办公室,立刻开始行动。他让刘芳调来了近三年坊潍市重大土地出让和规划变更项目的全套档案资料,几乎堆满了半间屋子。
接下来的几天,叶辰几乎吃住在办公室。他一页页地翻阅着枯燥的招拍挂文件、规划图纸、会议纪要、审批单。阳光透过窗户,从他身上缓缓划过,又渐渐消失,台灯常常亮到深夜。
刘芳帮他打饭、泡茶,看着这个新来的副主任废寝忘食的样子,忍不住劝道:“叶主任,您也别太拼了,这些材料一时半会儿看不完的。”
叶辰抬起头,眼睛里有些血丝,却闪着光:“小刘,谢谢你。没事,快了。”
他确实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有几份文件上,分管领导批示栏里“李明建”的签名,出现得格外“及时”和“果断”,尤其是在有利于“鼎盛置业”的项目上。还有一些规划调整的专家论证会记录,显得过于简略和公式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