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对虞卿说:“秦国接纳郑朱了。”? 虞卿回答说:“大王肯定不能议和而军队却会被打败。为什么呢?诸侯各国去祝贺秦国战胜的使者都在秦国了。郑朱,是赵国地位显贵的人,秦王、应侯(范雎)一定会特别隆重地接待他,向诸侯各国显示秦国被重视。天下各国看到大王您向秦国求和,必定不会再来援救大王。秦国知道天下各国不来救赵,那么议和就不可能成功了。”不久,秦国果然大张旗鼓地宣传郑朱出使秦国,却不肯与赵国议和。
秦国军队多次打败赵军,廉颇坚守营垒不出战。? 赵王认为廉颇损失伤亡过大,而且更加胆怯不敢出战,非常生气,多次责备他。应侯范雎又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畏惧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将领!廉颇很容易对付,而且他已经快要投降了!”赵王于是任命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蔺相如劝谏说:“大王因为赵括的名气而任用他,就如同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再来弹瑟(比喻拘泥不知变通)。赵括只会死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应变啊。”赵王不听。
当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自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曾经跟他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但并不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赵括却把它说得轻而易举。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使赵军惨败的必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领兵出发时,他的母亲上书赵王,说不能任用赵括。赵王问:“为什么?”赵母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父亲身为大将,亲自捧着饭碗去招待他们吃喝的人数以十计,当朋友看待的人数以上百计,大王和王室贵族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分给手下的军官和谋士;从接受命令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当了大将,面向东坐着接受军吏朝见,军官们没有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银绸缎,他都拿回家收藏起来,而且天天打听哪里有便宜有利的田宅可买就买下来。大王您认为他像他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的心志完全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赵王说:“老太太你别管这事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于是说:“如果将来有不称职的事情发生,我请求不要株连我。”赵王答应了。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担任赵军主将,? 便秘密地派武安君白起为主将,改任王龁为副将,下令军中:“有胆敢泄露武安君是主将的人,斩!”
赵括来到军中,全部改变了原有的(廉颇制定的)规章和军令,撤换了原来的军官,? 出兵进攻秦军。武安君白起假装战败退走,暗中布置两支奇兵准备截击。赵括乘胜追击直到秦军营垒前,秦军营垒坚固无法攻入;这时,秦军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营垒之间,将赵军分割为两部分,赵军的运粮通道也被切断。武安君派出精锐部队出击,赵军迎战失利,只好构筑壁垒坚守,等待救援到来。
秦王听说赵军粮道被截断,? 亲自到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到长平前线,阻绝赵国援兵和粮草补给。齐国、楚国派兵援救赵国。赵军缺乏粮食,向齐国请求借粮,齐王(田建)不肯答应。周子(齐国谋臣)劝谏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好比屏障,就像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寒冷;今天赵国灭亡,明天祸患就会落到齐国、楚国头上。救援赵国这件事,应该像捧着漏水的瓦罐去浇烧焦的锅那样急迫(刻不容缓)。况且救援赵国,是高尚的道义;打退秦军,可以显扬名声;用道义救援将要灭亡的国家,以威势击退强大的秦国。不努力去做这些事,却吝惜粮食,这种为国家谋划的策略真是大错特错了!”齐王不听。
九月,赵军断粮已达四十六天,? 士兵们都在内部暗中互相残杀,以人肉充饥。(赵括)组织部队轮番进攻秦军营垒,想分成四队突围,反复冲杀了四五次,都无法突出包围圈。赵括亲自率领精锐士兵上阵肉搏,被秦军射死。赵军于是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
武安君白起说:“? 秦国已经攻占上党,上党的百姓不乐意归附秦国却逃归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会作乱。”于是采用欺诈手段,把投降的赵国士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二百四十人放回赵国。这次战役前后斩杀俘虏赵军共四十五万人,赵国为之大为震惊。
周赧王五十六年(壬寅年,公元前259年)?
十月,秦国武安君白起将部队分成三路:? 王龁攻打赵国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皮牢(今山西翼城东北),成功攻克。司马梗向北进军,平定了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完全占领了原先韩国的上党地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