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开始建造柏梁台。制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周长七人合抱(大七围),用铜铸成。盘上有神仙手掌的塑像(仙人掌),用来承接露水。将露水和玉石粉末混合饮服,据说可以长生不老。从此,皇宫建筑的兴建日益增多兴盛。
二月:? 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
三月,辛亥日:? 任命太子太傅石庆为御史大夫。
天降大雪(大雨雪)。
夏季:? 发生大水灾,函谷关以东地区饿死的人数以千计。
这一年:? 孔仅(孔亻堇)担任大农令(财政部长),桑弘羊担任大农中丞(财政部副官),开始逐步设置“均输”机构(统一征收、运输、调剂物资的机构),来流通各地货物。
朝廷铸造的白金(银锡合金币)价值逐渐下跌,民间不再珍视使用,最后终于废止。于是朝廷下令各郡国一律不准铸钱,专门指定上林苑的三官(均输、钟官、辨铜令三个机构)负责铸造钱币,命令天下不是三官钱不得流通。民间私铸钱币的人很少了,因为计算成本还不够本钱(计其费不能相当)。只有真正技术高超的工匠或大奸巨猾之徒才敢偷偷铸造。
匈奴浑邪王归降汉朝以后,汉军将匈奴驱赶到漠北(幕北)地区,从盐泽(今罗布泊)往东已没有匈奴踪迹,通往西域的道路可以通行。于是张骞向武帝建议:“乌孙王昆莫本来是匈奴的臣属,后来兵力渐渐强盛,不肯再朝拜侍奉匈奴,匈奴攻打他不胜就远离了他。如今单于刚被我大汉打败,而原来浑邪王控制的地区空旷无人。蛮夷之人依恋故土(俗恋故地),又贪图我汉朝的财物,如果现在我们用丰厚的财物贿赂乌孙,招引他们向东迁移,回到原来浑邪王的地域居住,与我汉朝结为兄弟之邦,依形势看他们应当会听从。如果听从了,就等于斩断了匈奴的右臂(断匈奴右臂)。我们一旦联结了乌孙,那么在它西边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引而来成为我朝的外藩属国(外臣)。”武帝认为张骞说得对,就任命他为中郎将(统领侍卫的官职),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牛羊数以万计,携带价值数千万的金银财帛丝织品(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并任命许多持节的副使,只要路途方便,就派他们出使附近的其他国家。
张骞到达乌孙后,乌孙王昆莫接见他时态度非常傲慢(礼节甚倨)。张骞转达武帝的旨意说:“乌孙如果能向东迁回故地(敦煌、祁连间)居住,那么汉朝就送一位公主给大王作夫人,两国结为兄弟,共同抗击匈奴,打败匈奴是不难的。”乌孙自认为远离汉朝,不知汉朝大小;而且长期臣服于匈奴,离匈奴又近,大臣们都畏惧匈奴,不想迁徙。张骞在乌孙停留了很久,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答复(不得其要领),于是就分头派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以及附近其他各国。乌孙派出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回国,同时派了几十名使臣,几十匹马,随张骞到汉朝答谢,趁机让他们窥探汉朝的大小虚实。?这一年,?张骞回到长安。武帝任命他为大行(主管外交事务)。过了一年多,张骞当初派去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都带着这些国家的人一同回到汉朝。于是,西域(今新疆及中亚地区)各国开始与汉朝建立联系。
【西域概况】?
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东部)当时共有三十六个国家。南北方向有高大的山脉(天山和昆仑山),中央流淌着一条大河(塔里木河),东西长约六千多里,南北宽约一千多里。它的东边连接汉朝的玉门关和阳关,西边以葱岭(帕米尔高原)为界。塔里木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发源于葱岭,一个发源于于阗(今和田),两条水流汇合后向东注入盐泽(罗布泊)。盐泽距离玉门关、阳关有三百多里。
从玉门关、阳关出发进入西域有两条主要通道:
南道:? 从鄯善国(今若羌附近)沿着南山(昆仑山)北麓,顺着塔里木河西行到达莎车国(今莎车)。南道向西翻越葱岭,可以通往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波斯帝国,今伊朗)。
北道:? 从车师前国(今吐鲁番)的王廷沿着北山(天山)南麓,顺着塔里木河西行到达疏勒国(今喀什)。北道向西翻越葱岭,可以通往大宛(费尔干纳盆地,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康居(锡尔河中下游,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奄蔡(咸海至里海北部草原)。
这些西域国家过去都臣服于匈奴。匈奴在西边设置了一个日逐王,并设立“僮仆都尉”的官职,让他统辖西域事务。僮仆都尉通常驻扎在焉耆(今焉耆)、危须(今和硕东南)、尉黎(今博湖东南)一带,向西域各国征收赋税,匈奴因此获得了丰厚的物资供应。
【汉朝巩固河西】?
乌孙王既然不愿意东迁回故地,汉朝就在原来匈奴浑邪王的辖地设置了酒泉郡(今甘肃酒泉),并逐步迁徙内地百姓去充实那里。后来又分设了武威郡(今甘肃武威),以断绝匈奴与羌人(青藏高原东部游牧民族)联络的通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