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陵摆设酒宴向苏武祝贺道:“如今您得以返回汉朝,在匈奴扬名,在汉室功勋显赫,即使是古代史书记载、图画描绘的忠臣义士,又有谁能超过您!(子卿是苏武的字)我李陵虽然愚笨怯懦,但假使当年汉朝能宽恕我的罪过,保全我的老母,使我得以施展在奇耻大辱中积蓄已久的志向(指立功赎罪),或许也能像曹沫在柯邑劫持齐桓公那样立下功勋(指洗刷投降耻辱)。这是我念念不忘的心愿啊!可是(汉朝)却收捕诛灭了我的家族,使我成为世上最大的羞辱,我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一切都结束了(已矣),告诉您这些,只是想让您了解我的内心罢了!”李陵泪流满面,就此与苏武诀别。
单于召集苏武当年带来的随行官员,除了先前已经投降匈奴和去世的,总共随苏武返回汉朝的只有九人。苏武回到京城长安后,皇帝下诏,命苏武用太牢(牛、羊、猪三牲全备)之礼到汉武帝的陵园和祠庙去祭拜,并任命苏武为典属国(掌管民族事务),俸禄为中二千石(高级官员俸禄等级),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住宅一所。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出发时正当壮年,等到返回时,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霍光、上官桀两人一向与李陵交好,便派遣李陵的老朋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一同前往匈奴,想招李陵回来。李陵(对任立政)说:“回去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遭受第二次耻辱了!”于是留在匈奴,直至死去。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
夏季,发生旱灾。
秋季,七月,汉昭帝下令废除酒类专卖官(即停止酒类国家专营制度),这是采纳了贤良、文学(通过盐铁会议提出的)建议。汉武帝末年,国家财力虚耗,人口减少了一半。霍光了解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于是)减轻徭役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到这时,匈奴也提出和亲,百姓生活充实富足,渐渐恢复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兴盛局面。
昭帝下诏:因钩町侯毋波率领他的部落首长和人民,攻打反叛者有功,立他为钩町王。赐(参与平叛的)田广明关内侯的爵位。
汉昭帝元凤元年(辛丑年,公元前80年)?
春季,武都郡的氐族人造反。朝廷派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頟侯韩增、大鸿胪田广明率领三辅地区(京畿地区)的士兵以及太常管辖下的免除刑罚的刑徒,前去征讨他们。
夏季,六月,大赦天下。
秋季,七月,乙亥日(月末最后一天),发生日全食(既)。
八月,(因日食等灾异)更改年号为元凤元年。
上官桀父子地位尊贵之后,非常感念长公主(鄂邑盖公主)的恩德(指公主抚养年幼的昭帝),(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想为丁外人(长公主情夫)求取封侯,霍光不允许。又请求任命丁外人为光禄大夫,想让他有被皇帝召见的机会,霍光又不允许。长公主因此对霍光非常怨恨,而上官桀、上官安多次为丁外人求取官爵都未能如愿,也感到惭愧。另外,上官桀岳父所宠幸的叫充国的人担任太医监(宫廷医官总管),擅自闯入宫殿之中,(按罪)被逮捕下狱,应处死刑;当时冬季将尽(行刑期近),盖公主替充国缴纳了二十匹马赎罪,才得以减死刑为其他处罚。因此,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对盖公主救父感恩戴德)深深怨恨霍光而更加感激盖公主。早在汉武帝在位时,上官桀就已位列九卿,地位在霍光之上。等到上官父子同为将军,皇后是上官安的亲女儿(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霍光虽是皇后的外祖父,反而独揽朝政大权,上官桀因此与霍光争权。
燕王刘旦自以为是昭帝的兄长(应为兄,但非嫡长子)却没能继承皇位,心中常常怨恨不平。还有御史大夫桑弘羊,因为创立了酒类专卖、盐铁官营等制度,为国家开辟了财源,就夸耀自己的功劳,想为自己的子弟谋求官职没能如愿,也怨恨霍光。于是,盖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都与燕王刘旦串通密谋(推翻霍光)。
刘旦先后派遣孙纵之等十多人,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和快马,贿赂送给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上官桀等人又伪造了一封以燕王刘旦名义写的奏书,(向昭帝)告发说:“霍光(未经批准)出京检阅郎官和羽林军(宫廷禁卫军),出行时(像皇帝那样)下令戒严,清理道路,还让掌管皇帝饮食的太官先去准备膳食。”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宁死不降,回来才做了个典属国;而霍光的大将军长史杨敞毫无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掌管军粮);霍光还擅自增调大将军府的校尉。霍光专权放纵,我怀疑他有图谋不轨之心。臣刘旦愿意交还燕王的符节印玺(意指放弃王位),回到京城担任皇帝的警卫,监察奸臣的动向。”他们计划等霍光休假出宫的日子上奏。上官桀打算从宫中直接将奏章批转(下其事)给主管官员,桑弘羊则准备联合其他大臣一同胁迫霍光辞职。奏章呈上后,昭帝(识破其诈)不肯批转下达。第二天早晨,霍光听说了此事,停留在画室(殿前西阁之室)中不敢入朝。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左将军上官桀回答说:“因为燕王告发了他的罪行,所以不敢进来。”昭帝下诏:“召大将军进来。”霍光进殿后,脱下官帽,叩头请罪。昭帝说:“将军请戴上帽子!朕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将军没有罪。”霍光问:“陛下怎么知道是假的呢?”昭帝说:“将军去广明(亭名)检阅郎官,是最近的事;调选校尉到现在,还不满十天,燕王(远在封地)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知道这些事!况且将军真要图谋不轨,也不需要增调校尉。”当时昭帝年仅十四岁,在场的尚书和左右侍从都大为震惊。而那个呈上奏章的人果然逃跑了,朝廷下令紧急追捕。上官桀等人害怕了,对昭帝说:“小事不值得穷追到底。”昭帝不听。后来上官桀的同党中再有诋毁霍光的,昭帝就发怒说:“大将军是忠臣,是先帝托付来辅佐朕的,谁敢再诽谤他,就治谁的罪!”从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公开)说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