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昌反对设廷尉平:? 涿郡太守郑昌上书说:“当今圣明的君主亲自听取政事,即便不设置廷尉平,刑狱也自然会公正;如果为后世考虑,不如从根本上删改、制定统一的律令。律令一旦确定,百姓就知道该避免什么,奸猾的官吏也就无法玩弄法律条文了。现在不从根本(律令)上入手,却设置廷尉平来治理末梢(个案),将来当朝政衰败、君主懈怠时,廷尉平反而会掌握权力而成为祸乱的根源了。”
匈奴与车师(西域国):? 汉昭帝时,匈奴派遣四千骑兵在车师国(西域古国)屯田耕种。等到汉朝派五位将军率军出击匈奴时,在车师屯田的匈奴骑兵惊慌逃走,车师国于是又和汉朝通好。匈奴大怒,召车师国太子军宿去当人质。军宿是焉耆国王的外孙,不愿去匈奴当人质,便逃奔焉耆,车师王便改立另一个儿子乌贵为太子。等到乌贵继承王位后,与匈奴联姻结亲,并教唆匈奴派兵拦截汉朝通向乌孙国的使者通道。
郑吉破车师:? 这一年(地节三年),侍郎(皇帝近侍)会稽人郑吉和校尉司马喜,率领被赦免的刑徒在渠犁(西域地名)屯田开垦,积蓄粮草,然后征发西域各城邦的军队一万多人,连同自己统领的屯田士卒一千五百人,共同攻打车师国,将其击败;车师王乌贵请求投降。匈奴发兵进攻车师;郑吉、司马喜领兵向北迎战,匈奴兵不敢前进。郑吉、司马喜便留下一名负责侦察的军官和二十名士兵保护车师王,自己率军返回渠犁。车师王乌贵害怕匈奴军队再来袭击并杀死他,便率轻装骑兵逃奔乌孙。郑吉立即迎来乌贵的妻子儿女,用车送到长安。匈奴于是另立车师王乌贵的弟弟兜莫为新的车师王,收集车师国剩余的百姓向东迁徙,不敢再留在原来的地方。郑吉便派遣三百名官兵前往车师旧地屯田,以充实那里。
宣帝即位初期:? 汉宣帝自从刚即位时开始,就多次派遣使者寻找自己母亲(史良娣)的娘家人(外家);但因为年代久远,找到的人大多似是而非。这一年(地节四年),终于找到了他的外祖母王媪(ǎo)以及王媪的儿子王无故、王武。宣帝赐封王无故、王武为关内侯。短短一个月内,赏赐他们的财物累计达巨万(数以亿计)。
春季,二月:? 宣帝赐予外祖母王媪“博平君”的尊号;封舅舅王无故为平昌侯,王武为乐昌侯。
夏季,五月:? 山阳郡和济阴郡下冰雹,冰雹大如鸡蛋,堆积深达二尺五寸(约合今58厘米),砸死二十多人,飞鸟也都被砸死。
宣帝下诏:? “从今以后,凡儿子包庇父母、妻子包庇丈夫、孙子包庇祖父母的,一律不予治罪。”(这是对“亲亲得相首匿”儒家伦理的法律认可)
封立诸侯王:? 封立广川惠王的孙子刘文为广川王。
霍氏的恐惧与阴谋:?
霍显以及霍禹、霍山、霍云看到自己的权势日渐被削夺,多次相对哭泣,怨恨不已。
霍山说:“如今丞相(魏相)掌权,皇上信任他,把大将军(霍光)时期制定的法令全都改变了,还宣扬大将军的过失。再者,那些儒生大多是贫寒人家的子弟,从远方来,饥寒交迫,喜欢胡说八道,口无遮拦,大将军生前就非常憎恨他们。现在皇上喜欢和这些儒生谈论,让他们人人上书陈述政见,其中大多指责我们霍家。曾经有人上书说我们兄弟骄横放纵,言辞极其激烈;我(作为尚书)把它压下没呈报。后来上书的人越来越精明狡猾,都用密封奏章(封事),皇上总是让中书令(宦官)直接取走,不经过尚书台,越来越不信任我们了。又听说民间盛传‘霍氏毒杀了许皇后’,难道真有这事吗?”霍显一听又惊又怕,这才把毒杀许皇后的实情告诉了霍禹、霍山、霍云。
霍禹、霍山、霍云大吃一惊,说:“竟是这样!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皇上将我们家女婿们调离、贬逐,原来是因为这个缘故。这是大事,惩处一定不会小,怎么办?”于是开始有了谋反的邪念。
霍云的舅舅李竟有个朋友叫张赦,看到霍云一家人惶惶不安,就对李竟说:“现在丞相(魏相)和平恩侯(许广汉)掌权,可以让太夫人(霍显)去告诉上官太后(霍光外孙女),先把这两个人杀了。然后废黜皇帝,这事全在太后的决定。”长安城有个男子叫张章,得知了这个阴谋并告发了。案子交由廷尉(最高司法官)和执金吾(京城治安官)处理,逮捕了张赦等人。后来宣帝下诏,命令停止逮捕。霍山等人更加恐惧,互相商量说:“这是皇上看在太后面子上,所以不深究。但祸根已经暴露了,时间一长还是会爆发,一旦爆发就是灭族之祸,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让霍家的女儿们各自回去告诉自己的丈夫(都是霍家的女婿),女婿们都说:“我们能逃到哪里去(躲不过的)!”
这时恰逢李竟因与诸侯王勾结犯罪的案子受牵连,供词牵连到霍氏家族。宣帝下诏:“霍云、霍山不宜再担任宫廷侍卫(宿卫),免职回家。”山阳郡太守张敞(霍光旧部)密奏(封事)说:“我听说春秋时鲁国的公子季友、晋国的赵衰、齐国的田完(陈完)都有大功于国家,国君都酬报他们的功劳,恩泽延及子孙。但后来田氏篡夺了齐国,赵氏瓜分了晋国,季氏专权于鲁国。所以孔子作《春秋》,考察国家盛衰的轨迹,对世代把持朝政的卿大夫(世卿)抨击最为严厉。先前大将军(霍光)决策定策,安定宗庙,平定天下,功劳也不算小了。周公辅政才七年,而大将军掌权二十年,整个国家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在他权势鼎盛之时,足以震动天地,影响阴阳平衡。那时朝中大臣就应该直言进谏说:‘陛下褒奖宠信已故大将军以报答他的功德就够了。近来辅臣独揽朝政,贵戚权势过盛,君臣界限不明,请求罢免霍氏三侯(霍禹、霍山、霍云),让他们回归封地;至于卫将军张安世,应赐予茶几、手杖,让他退休养老,陛下按时慰问召见,让他以列侯身份成为天子的老师。’陛下再下诏表示恩典,不同意;群臣坚持原则据理力争,然后陛下答应,那么天下人必定认为陛下不忘功臣的功德而大臣们懂得礼制,霍氏家族也可以世世代代无忧无虑。如今朝廷上听不到直言进谏的声音,反而让陛下亲自下诏削夺其权,这不是好办法。现在两位霍侯(霍云、霍山)已被免职外放,人们的心理都差不多,以我的心来揣测,大司马霍禹和他的亲属们必定产生恐惧心理。近臣感到自危,不是周全的计策啊。我张敞愿意在朝廷上公开提出此事,但因职守在遥远的郡县,没有机会。恳请陛下明察。”宣帝认为张敞的计策很好,但并没有召他回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