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丙戌日(十九日),哀帝立傅氏(傅太后堂弟傅晏的女儿)为皇后。
哀帝下诏说: “《春秋》有言,母亲因儿子而尊贵。应尊定陶太后(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哀帝生母)为恭皇后,各设置左右詹事,封邑如同长信宫(太皇太后居所)、中宫(皇后居所)的规格。”追尊傅太后的父亲为崇祖侯,丁皇后的父亲为褒德侯;封哀帝的舅舅丁明为阳安侯,舅舅的儿子丁满为平周侯,皇后的父亲傅晏为孔乡侯,皇太后(赵飞燕)的弟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城侯。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命大司马王莽回家养老,以避让皇帝的外戚(丁氏、傅氏)。王莽上书请求退休。哀帝派尚书令传达诏书,命王莽出来任职。又派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卫尉傅喜禀告太皇太后说:“皇帝听到太后的诏令,非常悲伤!如果大司马不出来任职,皇帝就不敢处理朝政了!”太皇太后于是又命令王莽处理政务。
成帝时代,郑国靡靡之音(俗乐)非常盛行,宫廷乐师如丙强、景武等人富比王侯,皇亲国戚甚至与皇帝争抢歌舞艺人。哀帝在做定陶王时就厌恶这种情况,加上他生性不喜好音乐,六月,下诏说: “孔子不是说过吗:‘抛弃郑国的音乐,郑国的音乐淫靡。’应撤销乐府官署;郊祀大典的乐章和古代兵法武乐,属于儒家经典所记载的,不是郑国、卫国那种靡靡之音的,列出条目上奏,归属其他官署管理。”这次裁减的人员超过一半。然而百姓受靡靡之音熏染已久,朝廷又没有制定高雅的乐曲来替代它们,因此豪富官吏和百姓依然沉醉其中,一如往常。
王莽推荐中垒校尉刘歆有才干德行,任命为侍中,逐步升迁为光禄大夫,地位显贵,深受宠信;刘歆改名为刘秀(即刘歆,字子骏)。哀帝又命刘秀负责整理校对《五经》,完成其父刘向未竟的事业。刘秀于是汇总群书,编成《七略》上奏,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儒家经典)、《诸子略》(诸子百家)、《诗赋略》(文学)、《兵书略》(军事)、《术数略》(占卜历法等)、《方技略》(医药等)。全书共分六略(辑略不算独立类别),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叙述诸子学派,分为九个流派: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刘秀认为:“这九家都兴起于王道衰微、诸侯争霸的时代,当时的君主各有好恶,所以九家的学说蜂拥而出,各自推崇自己的主张,用这些主张游说各国,以求诸侯采纳。他们的言论虽然不同,但就像水火相灭又相生一样;仁与义,敬与和,虽然相反却都相辅相成。《易经》说:‘天下目标相同而途径各异,归宿一致而思路不同。’现在各学派学者推崇自己的长处,穷尽智慧思索以阐明其宗旨,虽然各有遮蔽和不足,但综合他们的主要旨归,也都是《六经》的支流或末流。假使这些人能遇到圣明的君主,得到公正的评判裁断,都可以成为辅佐之才。孔子说过:‘礼仪失传了,可以到民间去寻求。’现在距离圣人的时代已经久远,治国之道残缺不全,没有地方再去寻求,这九家学派,不也比民间强吗!如果能钻研《六经》的学说,再参考这九家的言论,舍弃短处,采取长处,就可以通晓治国安邦的方略了。”
河间惠王刘良,能遵循其先祖河间献王(刘德)的德行,他的母亲王太后去世,他完全按照礼仪服丧;哀帝下诏增加封邑一万户,作为皇族表率。
当初,董仲舒曾劝谏汉武帝,认为:“秦朝采用商鞅之法,废除井田制,人民可以买卖土地,造成富者田地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城邑中有富比诸侯的豪强,乡里有富比封君的豪绅,小民怎能不困苦!古代的井田制虽然难以立刻实行,但应该稍微恢复古代制度,限制人民占田数量,以补给不足者,堵塞土地兼并之路;废除奴婢制度,禁止主人擅自杀害奴婢;减轻赋税,减少徭役,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然后国家才可以治理好!”等到哀帝即位,师丹又建议说:“如今连续几代太平,豪富官吏和百姓的财产数以亿计,而贫弱的人却更加困苦,应该略加限制。”哀帝把这个建议交臣下讨论。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上奏请求:“规定诸侯王、列侯、公主占田各有限额;关内侯、官吏、平民占田都不得超过三十顷;奴婢不得超过三十人。期限定为三年。违犯者没收田产、奴婢入官。”当时田宅、奴婢的价格因此下跌,皇亲贵戚和皇帝亲近的人(丁、傅及董贤等)都感到不便。哀帝于是下诏说:“暂且等待以后再说。”这个办法就被搁置了。哀帝又下诏给齐国的三服官(主管制作皇帝春夏冬三季服装的官员):“各种官府的织造机构,那些难以制作、妨害女工(指纺织刺绣等)的物品,都停止制作,不再向京师输送。废除‘任子令’(高级官员可保举子弟为官)以及‘诽谤诋欺法’(禁止诽谤朝廷的法令)。掖庭(后宫)宫女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令其出嫁;官奴婢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免除奴婢身份成为平民。增加俸禄在三百石以下的官吏的俸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