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院外的 “海鹰号” 已收拾妥当,船舷边挂着的保温箱还沾着晨露,里面装着妈妈凌晨准备的饭团和两瓶冰红茶。
林海蹲在甲板上,正往饵料袋里掺最后一把深海海藻提取物 —— 淡绿色的粉末混进面团,瞬间散出更浓的咸鲜气,是昨天特意留的,专门用来试远海的鱼。
爸爸从家里扛着折叠钓椅走来,椅腿上还沾着上次浅滩的细沙。
“发动机昨晚检查过了,油也加满了,能跑三个来回。” 他把钓椅放在船尾,弯腰拎起饵料袋闻了闻,“这饵料比上次的还香,肯定能钓大鱼。”
林海点点头,把装着鱼鳃内脏的塑料袋系在船舷 —— 妈妈说这些内脏能引小鱼,小鱼聚多了,大鱼自然会来。
林溪背着书包跑过来,手里攥着个用彩绳编的小鱼挂饰,比上次系在鱼竿上的还小些。
“哥,这个挂在浮标上,保准能钓大鱼。” 她踮起脚,把挂饰系在深海探测浮标的红色指示灯上,彩绳在风里轻轻晃。
林海揉了揉她的头发,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递给她:“放学别乱跑,等我回来给你带大渔获。”
林溪接过糖,蹦蹦跳跳地往学校走,路过合作社门口时,朝里面挥了挥手 —— 苏晓月正坐在小凳上整理扇贝网箱的记录,见她过来,也抬手轻轻挥了下,指尖还捏着支铅笔,没说话,继续在本子上划记。
“海鹰号” 驶出港口时,太阳刚爬过远处的礁石顶,把海水染成淡金色。
林爸开船的动作稳,双手握着方向盘,目光盯着前方的海面:“远海钓点在‘三礁口’,那边水流稳,鱼群多,我年轻时在那儿钓过十斤重的石斑。”
林海坐在船舷边,手里把玩着深海探测浮标,银色的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顶端的红色指示灯偶尔闪一下,像是在检测信号。
海风里带着咸湿的气息,偶尔有海鸟从头顶掠过,翅膀划过空气的声音轻得像纸。
船行半个多小时,远处的 “三礁口” 渐渐清晰 —— 三块巨大的礁石并排立在海里,像三根插在水里的黑柱子,海浪拍在礁石上,溅起的白沫像给礁石裹了层纱。
林爸放慢船速,绕到礁石背风处抛锚,锚链 “哗啦啦” 沉进水里,船身轻轻晃了晃,刚好停在一块平整的海面。
林海把深海探测浮标扔进水里,浮标落水时溅起小水花,红色指示灯亮了,底部的探测线像条银色的小蛇,悄无声息地沉入海底。
没一会儿,浮标顶端的屏幕亮起淡蓝色的光,上面跳出几行小字:【50 米内鱼群分布:底层(30-50 米)有中型鱼群,中层(10-30 米)有小型鱼群,上层(0-10 米)无鱼群】。
“好家伙,真能探到鱼群!” 林爸凑过来看,手指点了点屏幕上的 “底层鱼群”,“钓底层,肯定有大的。”
林海把折叠钓椅撑开,鱼竿架在支架上,往饵料里加了点海水,揉成比拇指大些的团子 —— 远海的鱼嘴大,饵料太小容易被小鱼抢食。他捏着饵料挂在钩上,鱼线抛出去时,在空中划了道流畅的弧,铅坠带着饵料往深海沉,浮漂立在水面,和深海探测浮标隔着两米远,像两颗并排的星星。
没等十分钟,深海探测浮标的指示灯突然闪得快了,屏幕上的 “底层鱼群” 字样变成了红色 —— 是鱼群靠近了。紧接着,鱼竿猛地往下弯,林海双手握紧竿柄,能清晰地感觉到手里的拉力,比浅滩钓的龙胆石斑还沉。
“别硬拉,慢慢收线!” 爸爸在旁边提醒,手里拿着抄网,眼睛盯着水面。
林海跟着爸爸说的节奏收线,鱼竿弯成了几乎要贴到甲板的弧度,鱼线 “嗡嗡” 响,像是在对抗。
拉到水面时,一条青黑色的鱼露出头,背鳍竖起来像把小扇子,是条黑鞍石斑鱼,身上带着深色的鞍状斑纹,足有五斤重!鱼鳃快速开合,尾巴拍打着水面,溅出的水花打湿了林海的裤脚。
爸爸赶紧用抄网兜住鱼,两人合力把鱼抬上船,鱼在甲板上还挣扎了好一会儿,鳞片闪着冷光。
“这鱼能卖不少钱,但咱们自己吃更鲜。” 爸爸蹲在甲板上,用手指戳了戳鱼身,“明天让你妈做石斑鱼汤,加点豆腐,鲜掉眉毛。”
林海把鱼放进保温箱,往里面加了点海水,鱼在箱里安静下来,偶尔摆摆尾巴,刚好能和之前浅滩钓的红鲷错开位置。
重新挂饵抛线,深海探测浮标的指示灯还在闪,屏幕上显示鱼群没散。
这次没等多久,鱼竿又弯了,拉力比刚才稍小些,拉上来是条两斤半的黄鳍金枪鱼,鱼身呈流线型,银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珠光,尾巴尖带着点黄色 —— 这种鱼肉质紧实,适合做生鱼片,爸爸说要留着晚上下酒。
中午在船上吃午饭,保温箱里的饭团还带着温度。
妈妈把饭团分成两种,一种裹着海苔,一种夹着腌萝卜,林海偏爱海苔味的,咬一口,米饭的香混着海苔的鲜,刚好能压下钓鱼时的疲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