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首航大获成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白沙湾村。第二天一早,林海家院门口就围了不少好奇的村民。
“海子,听说你捞到珍珠了?真的假的?”村东头的王婶扯着大嗓门问道,眼里满是好奇。
林海正好要出门去合作社,被堵个正着,只得笑着应答:“运气好,碰巧遇到了几个野生珍珠贝。”
“那颗金珠听说卖了天价?”又有人追问。
林海含糊地应付过去,心里却明白,这种意外之财可遇不可求,不能给大家不切实际的期望。
来到合作社,苏晓月早已到了,正认真地核对账本。见林海进来,她抬起头,眼中带着笑意:“听说昨天收获不小?”
林海点点头,将一沓现金放在桌上:“这是卖龙虾和鲍鱼的钱,合作社该分的那部分我已经留出来了。”
苏晓月熟练地清点钞票,记录入账:“珍珠呢?不算合作社的收益吗?”
“那算是我个人运气好碰上的,就不计入合作社了。”林海解释道,“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
他正要继续说下去,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两人走出去,看见阿水伯和老根叔带着几个社员围在一起,情绪激动地讨论着什么。
“海子来了!”老根叔眼尖,立即招呼道,“大家正商量着呢,听说你发现了珍珠贝,我们都想跟着去找找!”
阿水伯接过话头,眼中闪着期待的光:“是啊海子,咱们这海域多少年没出过珍珠了,要是真能找到稳定的来源,合作社又能多一条财路!”
林海与苏晓月对视一眼,明白大家的期待,但也清楚野生珍珠贝的可遇不可求。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各位叔伯,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但那几个珍珠贝真的是运气好碰上的,同一地点我后来又去找过,再没发现新的。”
见众人面露失望,他话锋一转:“不过,我确实有个想法——人工培育珍珠。”
“人工培育?”众人面面相觑,显然对这个概念很陌生。
林海解释道:“就是在人工环境下养殖珍珠贝,然后通过技术手段促使它们产生珍珠。虽然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比靠运气寻找野生珍珠贝可靠得多。”
老根叔皱起眉头:“这能成吗?听说需要专门的技术。”
“我可以学习研究。”林海信心满满,“先小规模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到合作社。”
阿水伯想了想,点头道:“海子有想法,我支持!需要帮忙就说!”
其他社员也纷纷表示愿意尝试新事物。林海心中温暖,知道大家的信任来之不易。
接下来的几天,林海一边处理合作社日常事务,一边研究珍珠养殖技术。他消耗40点气运值兑换了【珍珠贝培育技术】,UI界面显示剩余气运值【40/100】。
这项技术详细介绍了珍珠贝的选种、养殖环境要求、插核技术以及日常管理等知识。林海沉浸在学习中,连吃饭时都在思考水质和温度对珍珠贝的影响。
“哥,你最近总是神神道道的。”林溪抱怨道,“吃饭都不好好吃,老是念叨什么pH值、水温的。”
林海回过神来,抱歉地笑笑:“哥在想重要的事情。等成功了,告诉你一个惊喜。”
周末,林海驾着海溪号再次出海,这次不是为了捕捞,而是为了寻找合适的珍珠贝种贝。根据技术指南,他需要找到健康、成熟的珍珠贝作为种源。
UI界面上的气运值虽然不高,但仍指向了几个可能的海域。林海凭着指引,在几处礁石区仔细搜寻,最终找到了十多只符合条件的珍珠贝。
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宝贝放入生物活性维持箱后,林海没有立即返航,而是前往之前发现荧光海藻的洞穴,采集了更多样本。苏晓月的导师对此很感兴趣,已经联系了科研所,表示愿意以每克100元的价格收购提纯后的荧光蛋白。
回村后,林海在合作社后院清理出一片区域,设置了几个大型水箱作为珍珠贝暂养池。苏晓月主动帮忙记录水质数据,林溪则好奇地观察着这些贝壳,时不时用画笔记录它们的变化。
“这些贝壳真的能产出珍珠吗?”林溪睁大眼睛问道。
“需要一点时间和技巧。”林海耐心解释,“我们要先让它们适应环境,健康成长,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几天后,苏晓月的导师——海洋大学的张教授亲自来到白沙湾村。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对荧光海藻样本极为重视,仔细考察了采集地点和环境。
“这种荧光珊瑚藻很罕见,”张教授兴奋地说,“它的荧光蛋白稳定性很高,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很大价值。如果能实现人工培育,意义重大!”
林海心中一动:“张教授,我们合作社正尝试珍珠养殖,如果您能提供技术指导,我们可以专门划出一块区域尝试培育这种荧光珊瑚藻。”
张教授眼睛一亮:“好主意!我可以派研究生定期来指导,成果共享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