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的效率很高,没过两天,就给林海带来了一叠复印的渔业用海图。
图纸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等深线、海底底质、洋流方向以及传统的渔场范围,虽然不如军用海图精细,但对林海来说已经如同至宝。
“谢谢秦老师!这可帮了大忙了!”林海如获至珍,连夜研究起来。
他将海图与自已UI界面上的箭头指引以及【深海探测浮标】的历史数据相互印证,很快锁定了一个理想的目标区域:位于白沙湾东南方向约5海里的一处海底峡谷边缘。海图显示那里水深在35-40米之间,底质为礁石与沙泥混合,等深线密集,意味着地形变化大,容易聚集生物。UI箭头近几日也偶尔指向那片区域,亮度中等偏上。
最重要的是,这个深度正好处于他任务要求的30米以上,又相对接近他目前能力所能尝试的极限。环境看起来不算特别复杂恶劣,适合作为首次深潜的场地。
【挑战任务:‘深海初探’剩余时间:22天】
【气运值:72/100】
不能再等了。
林海检查了所有能准备的装备:潜水俱乐部的教练知道他“兴趣浓厚”,在他再三保证绝不独自下潜的承诺下(善意的谎言),允许他租借了一套基础的潜水装备(气瓶、调节器、BCD浮力背心、潜服等),租金500元/天。他又偷偷将【水下高清摄像头】和强光灯绑在了手臂上。
选择一个潮汐平稳、风和日丽的早晨,林海独自驾驶“海溪号”,来到了目标海域。海面平静,泛着微微的波澜。
深吸一口气,林海按照训练的程序,一步步穿戴好装备:潜服、配重带、BCD、气瓶……最后戴上潜水面镜,咬住呼吸器。
“噗通!”一声,他向后倒入海中,溅起一团水花。
冰冷的海水瞬间包裹而来,即使隔着潜服也能感到丝丝凉意。
他按下BCD的充气阀,调整好中性浮力,让自已悬浮在海面之下。
耳边只剩下自已呼出气泡的“咕噜”声和略显急促的心跳声。
他看了一眼绑在手腕上的潜水电脑表,确认深度和气压正常。然后,他对自已点了点头,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向下踢动脚蹼。
光线随着下潜逐渐变弱,海水从蔚蓝变为深蓝,最后是一片朦胧的蓝黑色。
压力逐渐增大,耳膜开始感到压迫,他不停地做着耳压平衡。周围的世界变得异常安静,只有自已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20米…25米…30米!
潜水电脑表显示深度终于突破了30米大关!任务要求的深度达到了!
但这里还不是海底。他继续下潜,35米…终于,脚蹼触碰到了柔软的海沙夹杂着碎礁石的海底。强光灯打开,光束刺破幽暗,照亮了前方一小片区域。
这里的地形果然如海图所示,是礁石和沙地的交界带。一些奇形怪状的海星、海胆趴在礁石上,几条颜色暗淡的小鱼被灯光惊吓,迅速游开。
林海稳住心神,小心翼翼地沿着礁石边缘移动,【寻踪手套】在水下传递着微弱的感应。
他主要寻找的不是鱼,而是任务要求的“价值超过2000元的非鱼类海洋物产”。
他很快发现了几只吸附在礁石背面的巨大鲍鱼,个头比之前在体验潜水时抓到的还大!但他忍住了动手的冲动。
鲍鱼虽好,但单价恐怕难以达到2000元,而且他的主要目标是完成任务。
强光灯和摄像头仔细扫过每一片岩石和沙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瓶的压力表指针在缓慢下降。必须抓紧时间。
就在他准备扩大搜索范围时,灯光扫过一处沙泥地,似乎照到了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规则的凸起物。颜色暗沉,半埋在沙子里。
【寻踪手套】传来一阵比发现鲍鱼时更清晰的悸动!
有东西!
林海精神一振,立刻游了过去。
靠近后,他发现那似乎是一个……陶罐?或者说是一个破了一半的陶罐。罐体大部分被沙泥覆盖,只露出一小部分弧形的罐身和一个残缺的罐口,材质看起来粗糙厚重,表面似乎还有些模糊的暗色花纹。
他用戴着手套的手,小心翼翼地拂开罐身的泥沙。更多的部分显露出来,罐身一侧似乎用青花料描绘着简单的缠枝花卉纹样,但釉面磨损严重,画工也显得古朴甚至有些粗糙,看起来年代久远,绝非凡物!
【资源分析仪】信息涌入脑海:
【分析目标:古代民窑青花瓷罐(残件)】
【备注:初步判断为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民窑产品,常用于盛放盐、酱菜或作为船运容器。埋藏海底时间较长,表面侵蚀严重,艺术价值不高。】
【价值评估】:此类海捞瓷残件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视完整度和窑口稀有度而定。此件虽残,但器型大致可辨,预计市场价值2500 - 4000元。
找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