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备到手,林海心里痒得跟猫抓似的,恨不得立刻潜到“福昌号”身边看个究竟。
但他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深潜非同小可,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当前最要紧的,是先把这两件新家伙熟悉起来。
第二天,他找了个由头,说要去试试合作社新买的一个“水下探测仪”(用这个说法解释金属探测仪),独自驾着“海溪号”出了海。
他没敢直接去沉船点,而是选择了一片水深二十米左右、底质相对平坦且安全的沙泥区域,作为试水点。
停好船,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穿戴那套【中级潜水套装】。比起以前简陋的装备,这一套穿起来确实复杂不少,但也感觉安全可靠得多。
潜水电脑表自动进行安全检测,各项指标正常。他背上氧气瓶,戴好面镜,咬住呼吸器,对着船舷试了试呼吸,气流稳定顺畅。
“扑通”一声,他翻身入水。
海水瞬间包裹全身,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干式潜水衣有效地隔绝了海水的冰凉,体温保持得很好。
头盔上的强光头灯自动亮起,在水下投射出清晰的光柱,能见度大大增加。
呼吸器供氧充足,几乎听不到噪音,只有自己呼出的气泡咕噜咕噜上涌的声音,世界变得异常宁静。
他活动了一下手脚,适应了一下水压和浮力,感觉比想象中还要自如。这60点气运值花得真值!
接着,他拿起了那台【水下金属探测仪】。
开机后,显示屏发出幽幽蓝光,手柄震动反馈清晰。他试着在海底沙地上扫描。
“嘀嘀……嘀嘀……”
探测器很快发出提示音,屏幕上显示下方有微弱金属信号。
林海用工兵铲挖了几下,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罐头盒,显然是现代垃圾。
他继续测试,调整着灵敏度和模式。探测器性能卓越,不仅能区分金属类型(铁、铜、铝等),还能大致判断埋藏深度和信号强度。
他又找到几个啤酒瓶盖和一段废弃的船用缆绳(内部有钢丝),都一一验证。
“好东西!”林海心中暗赞,对它的可靠性有了信心。有了这个,在复杂的海底寻找特定金属物件的效率将大大提升。
熟悉了基本操作后,他决定不能白来一趟,顺便在这片区域赶个海。他一边练习使用探测器,一边搜寻着可能的渔获。
扫描了一会儿,在一处礁石缝隙边缘,探测器发出了不同于之前废铁的、更加清脆急促的蜂鸣声。屏幕上显示信号强度不低,且判定为非铁金属。
“有货?”林海精神一振,用工兵铲小心地挖掘。
扒开表面的沙泥和碎石,底下赫然露出几个紧紧吸附在礁石上的大螺!螺塔高耸,壳口呈现出鲜艳的橙红色,像是抹了一层黄油!
是黄油螺!而且是个头很大的黄油螺!这东西价格可比普通螺类高多了,因其肉质肥美鲜甜,很受高端市场欢迎。
【发现黄油螺(7个),预估价值1400元】
林海小心地将它们一个个撬下来,放入网兜。没想到试个装备还有额外收获。
又搜寻了一阵,没有再发现特别值钱的东西,倒是找到了几个不错的响螺和一只躲在沙坑里的锦绣龙虾(约一斤半,又值七八百块),算是锦上添花。
气运值虽然耗光了,但基础的好运似乎还在眷顾他。
浮出水面,回到船上,看着网兜里活蹦乱跳的龙虾和色泽诱人的黄油螺,林海心情大好。
这次试水非常成功,既熟悉了新装备的性能,又小赚了一笔。
返航后,他将龙虾和黄油螺直接卖给了闻讯而来的赵经理。
赵经理对这批高品质渔获赞不绝口,龙虾作价800元,七个大黄油螺更是给出了1600元的高价(比预估还高),理由是品相极佳,个头均匀。
“林老弟,你这总能找到好东西啊!”赵经理笑着付了2400元现金。
加上之前测试时捞到的一些杂色蛤蜊和几只梭子蟹(卖了300多),今天这趟“测试之旅”总共收入超过2700元。
虽然比不上发现龙虾群或者珍珠那么暴利,但这种稳定且不错的高价值收获,正是林海目前事业的良好补充。
合作社需要稳定现金流,他个人的赶海则是高利润的探索。
新装备带来的兴奋感稍稍平复后,林海意识到,光有装备还远远不够。
探索五十多米深的沉船,不是凭一腔热血和几件好工具就能完成的。他需要知识,需要理论支撑,需要了解深海环境、潜水生理、减压程序、潜在风险以及应急处理。
这些东西,他的气运系统可不会直接灌输给他。
好在,他现在有了一座“移动的图书馆”——秦雨。
这天合作社事情不多,林海瞅准机会,拿着个小本本,凑到了正在整理藻类数据的秦雨旁边。
“秦博士,忙着呢?”他笑着打招呼。
秦雨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林海哥,叫小秦或者秦雨就行。数据快整理完了,有事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