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海面上,映出粼粼金光。
林海站在码头,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视野中的气运值稳定在 【25/100】 ,仿佛预示着今天会是顺利的一天。
“林社长,早啊!”
沈舒云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今天穿了一身轻便的运动装,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脸上带着明朗的笑容,“我看今天潮水退得正好,能带我去看看你们平时赶海的地方吗?”
林海回头,看到苏晓月和秦雨也一同来了,便点头笑道:“正好,我们也要去滩涂检查一下紫藻林的生长情况,一起吧。”
四人沿着海岸线走向那片宽阔的滩涂。
退潮后的沙滩上留下了一片片水洼,在朝阳下闪着细碎的光。不少合作社的社员已经开始了清晨的赶海,看到林海一行人,纷纷笑着打招呼。
“今天收获怎么样,阿水伯?”林海向正在礁石边忙碌的阿水伯问道。
“还不错!”阿水伯举起手中的桶,里面有几只不小的螃蟹和一堆蛤蜊,“刚就抓了两只红花蟹,估计能卖个一百多块!”
沈舒云好奇地凑过去看:“这些都是您一早上抓的?”
“这才刚开始呢!”阿水伯得意地笑着,“跟着林海干,咱们现在都摸出门道了,知道什么时候去哪儿能找到好货。上个月光赶海,我家就分了三千多块!”
沈舒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录着什么。
走到一片相对安静的滩涂区域,林海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一片看似普通的沙地区域。
在【寻踪手套】(消耗气运值 2点,剩余 23/100)的辅助下,他敏锐地察觉到沙地下的异动。
“这里有货。”他蹲下身,小心地用铲子挖开沙土,不一会儿,几只肥美的象拔蚌显露出来,最大的那个几乎有他手掌长度。
“这是象牙蚌,市场上很受欢迎。”林海边将战利品放入桶里边解释,“这么大的,一斤能卖到两百元左右,这几只加起来应该有一斤半,就是三百元左右。”
沈舒云认真地看着,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这里有货的?我看这片沙地和周围没什么区别啊。”
林海笑了笑:“经验而已。你看这些呼吸孔的形状和分布,还有周围沙粒的湿度...”他耐心地讲解着,沈舒云听得专注,不时点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林海向沈舒云展示了各种赶海的技巧——如何识别蛏王洞,如何捕捉躲在石缝中的龙虾,如何找到藏在海草下的海参。
他的收获颇为丰富:两只锦绣龙虾(约900元)、一窝九节虾(约300元)以及各种杂色蛤蜊和螃蟹(约200元),总价值约一千四百元。
“太神奇了!”沈舒云看着林海几乎不间断的收获,由衷赞叹,“这不只是技术,简直像是有超能力一样。”
一旁的苏晓月轻声接口:“林海对大海的了解,确实比我们都要深。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就是他带着大家摸清了这片海的脾气,找到了最肥美的海产区域。”
林海注意到苏晓月今天话特别少,平日里她总会适时地补充些信息或数据,今天却异常安静。
他转头看她,她却避开了他的目光,低头记录着收获的种类和数量。
“晓月,把这些记下来,回去后分类装箱,明天送到海悦酒店。”林海将装满的桶递给她。
苏晓月接过桶,轻声应了一句:“好的,我一会儿就处理。”
秦雨则专注于采集紫藻林的样本,她注意到沈舒云对林海的关注似乎超出了普通的采访关系,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微笑。
上午的赶海结束后,一行人回到合作社办公室。
沈舒云拿出相机,请求拍摄合作社的日常运作。
在征得同意后,她拍摄了社员们分类海产、修补渔网、清理船只的场景,最后将镜头对准了正在与老根叔讨论事情的林海。
“林社长,能采访你几个问题吗?”沈舒云走到林海面前,微笑着打开录音笔。
“当然可以。”林海示意老根叔先去忙,转身面对沈舒云。
“我注意到白沙湾合作社与传统渔业村落有很大不同,你们不仅注重海产捕捞,还发展了海藻养殖、生态保护甚至与科研机构合作。这种发展思路是如何形成的?”
林海思考片刻,认真回答:“大海给我们的不只是食物,更是生活的全部。过去人们只知道向大海索取,但现在我们明白,只有保护它,才能持续地从它那里获得馈赠。我们合作社的宗旨就是‘取自大海,回馈大海’。”
沈舒云眼中闪过欣赏的光芒:“很超前的理念。那对于合作社的未来,你有什么规划?”
“短期来看,我们会继续扩大紫藻林的种植面积,同时尝试深海养殖。长期的话...”
林海顿了顿,看向远处的大海,“我希望白沙湾能成为一个典范,证明渔业社区可以与自然和谐共存,并且过上富裕的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