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云剪辑的赶海视频发布后,起初几天波澜不惊。
林海依旧每日清晨赶海,合作社的运转也按部就班。
他的个人小金库因持续的收获,又悄悄增加了两千多元,气运值也稳步提升至 【35/100】。
然而,就在一个普通的周三下午,合作社那部平时很少响起的对外联络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正在整理账目的苏晓月接起电话:“您好,白沙湾合作社。”
“喂,你好!我是在网上看到你们赶海视频的!”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激动的男声,“视频里那个能抓到好多大龙虾和小黄鱼的林社长,真的在那里吗?我们几个朋友周末想过去玩玩,能体验一下赶海吗?就照视频里那样!”
苏晓月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沈舒云的视频起了效果。
她捂住听筒,看向正在和阿水伯商量船只维护的林海,眼中带着询问。
林海也有些意外,没想到效果来得这么快。
他走过来,从苏晓月手中接过电话,语气平和地回答:“您好,我是林海。周末赶海体验可以的,我们会安排有经验的社员做向导。不过需要提前预约一下人数,方便我们安排。”
“太好了!我们这边初步有八个人,周六早上到!”
对方听起来非常高兴,又询问了些细节,比如价格、时长和需要准备的物品。
最终,林海参照之前商定的方案,定下每人300元的体验费用(包含基础赶海工具使用和向导服务,收获的海货可按市价的一定比例卖给合作社,或自行带走)。
这八个人的到来,意味着合作社在休闲渔业这块,即将迎来第一笔两千四百元的收入。
挂断电话后,办公室里的几人都有些欣喜。
“真有人来了!”老根叔搓着手,既兴奋又有点紧张,“咱们真要靠带人玩泥巴赚钱了?”
“老根叔,这不只是玩泥巴,这是一种体验。”
秦雨笑着纠正,她最近也在帮忙设计体验活动中的科普环节,“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和渔村的文化。”
沈舒云更是成就感满满,她晃了晃手机:“看吧,我就说视频有效果。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肯定还会有更多人咨询。”
果然,接下来的两天,合作社又陆续接到了几个咨询电话,初步确定了另外两批游客,加起来也有十来人。
光是预收的体验费用,就达到了五千多元。
这笔钱虽然不算巨款,但意味着合作社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可持续的收入渠道。
为了迎接周末的客人,合作社忙碌起来。
林海带着几个年轻社员,规划出两条安全的赶海体验路线,既能让游客有所收获,又避开了核心的养殖区和资源保护区。
苏晓月和小芳忙着准备接待物料和制作简单的安全须知。
沈舒云则和秦雨一起,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打卡点和海洋知识小卡片。
周六一早,第一批八名游客准时抵达。
他们是几个相熟的年轻白领,从邻近城市自驾过来,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负责带队的是阿水伯和另一位经验丰富的社员福海叔。
林海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自然也到场迎接。
他看着阿水伯和福海叔有些笨拙却又无比认真地讲解着赶海技巧,带着那些穿着崭新防水裤、拿着小耙子小桶的游客们走向滩涂,心中有种奇妙的感觉。
“怎么样,林大社长,看着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感觉如何?”沈舒云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笑着问道。
“感觉……责任更重了。”林海看着那群人的背影,认真地说,“以前只对自己和社员负责,现在,还要对这些怀着期待而来的客人负责。”
沈舒云闻言,眼中欣赏之色更浓。她喜欢林海这种踏实和负责任的态度。
两个多小时后,赶海的队伍回来了。
游客们虽然满身泥点,但个个兴高采烈,手里提着的小桶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几只螃蟹、一堆蛤蜊、几条不大的石九公,甚至有位运气好的姑娘捡到了一个不小的海参。
“太好玩了!比在健身房有意思多了!”
“林社长,你们这里环境真好,海鲜肯定特别鲜!”
“下次我要带家人一起来!”
听着游客们七嘴八舌的反馈,林海和沈舒云相视一笑。初步的成功,证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
最终,这批游客收获的海货,大部分都选择卖回给了合作社,合作社按照略低于市场收购价(方便游客体验后购买带走)的价格进行了回收,又入账了六百多元。
加上体验费,这批客人总共为合作社带来了超过三千元的收入。
送走心满意足的游客,林海看着正在清理装备、脸上带着疲惫却更多是笑容的阿水伯和福海叔,心中一动。
“阿水伯,福海叔,今天辛苦了。这次带队的补贴,每人三百元,回头让晓月姐记上。”
“三百?”阿水伯愣了一下,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这不都是合作社的活儿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