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蹲下身,用小手铲轻轻刨开沙土,几下之后,几个肥美的文蛤和一只张牙舞爪的兰花蟹就露了出来。
“嘿,开门红!”林海满意地将战利品扔进桶里。
兰花蟹虽然不算特别名贵,但胜在鲜活,拿到镇上市场也能卖个百八十块。
他继续搜寻。
在【寻踪手套】的辅助下,他的效率极高。
不到一个小时,小桶里就多了十几只大小不一的青蟹、一堆黄蚬子、几个海螺,甚至还抓到了一条藏在石缝里的石九公(一种常见的石斑鱼,价格适中)。
就在这时,手套再次传来强烈的感应,箭头指向一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沙窝。
林海小心地挖掘,沙土下露出一个硬物。
他用手扒开周围的沙子,一个比拳头略大、表面布满怪异凹凸和孔洞的灰褐色“石头”出现在眼前。
“这是……海柳?”林海心中一动。
海柳是一种珍贵的海底灌木,质地坚硬,纹理清晰,常用于制作烟斗、手串等工艺品,价值不菲。
他手上这块虽然不是很大,但形态奇特,像是天然形成的根雕,如果遇到喜欢的收藏家,价格肯定低不了。
他小心地将这块海柳收起,心中估算着,今天这趟日常赶海,收获的海鲜卖给相熟的鱼贩,大概能有一千五百元左右的收入,而这块海柳,找个机会让周老或者秦雨帮忙看看,说不定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这就是赶海的魅力,永远不知道下一铲子会挖出什么。
这种充满未知和惊喜的收获感,让他乐此不疲。
——
傍晚,林海提着沉甸甸的小桶和那块海柳回到合作社办公室。
苏晓月也已经从镇上回来了,正在整理票据。
“税都缴清了,捐赠手续也办好了,信用社和小学那边都非常感谢我们合作社。”苏晓月汇报道,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轻松。
“辛苦了。”林海点点头,正准备把今天的收获处理一下,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是一个省城的陌生号码。
林海有些疑惑地接起电话:“喂,你好?”
“您好,请问是白沙湾合作社的林海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而干练的男声。
“我是,您是哪位?”
“林先生您好,冒昧打扰。我是省城‘海之韵’文化传媒公司的项目经理,我姓陈。我们公司主要负责地方特色文化推广和旅游项目策划。我们关注到您和您的合作社最近在网络上的热度,尤其是那次发现‘琉璃虾蛄’的直播,以及你们打造的‘休闲渔业’体验项目,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林海心中微动,应道:“陈经理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尝试。”
“林先生谦虚了。”
陈经理笑道,“我们公司很看好白沙湾的潜力和您个人的影响力。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与我们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比如,由我们专业团队来包装推广‘白沙湾’品牌,打造系列短视频内容,甚至策划更大规模的生态旅游项目?我们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
省城的传媒公司?合作?
林海握紧了手机,心跳略微加速。
这意味着,他的事业,白沙湾的名字,可能真的要走出这个小小的渔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了。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沉稳地回答:“陈经理,感谢贵公司的看重。不过合作是大事,涉及的方向和细节很多。您看这样行不行,您先把贵公司的一些成功案例和初步的合作构想方案发到我邮箱,我和合作社的伙伴们认真研究一下,再给您答复?”
“当然可以!林先生果然谨慎务实。”陈经理语气更加欣赏,“我稍后就把资料发给您。期待您的回音!”
挂断电话,林海深吸了一口气,看向窗外波光粼粼的大海。
分红大会的喜悦,日常赶海的收获,还有这突如其来的省城合作意向……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但他没有忘记深海之下的那个古老“核心”,也没有忘记孙经理那伙人可能还在暗处虎视眈眈。
前路充满机遇,也潜藏着挑战。
他看了一眼系统界面,气运值依旧稳固。
他笑了笑,拎起桶,对苏晓月说:“走,晓月,先把这些海鲜处理了,晚上加餐。至于省城的事……我们得好好合计合计。”
平静的海面下,暗流仍在涌动,而林海的船,正驶向更广阔,也更深不可测的海域。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