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月带来的消息,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林海心中漾开一圈涟漪。
陌生的车辆,专业的相机,在码头附近徘徊……这绝非游客闲逛那么简单。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与之前出现的黑色越野车,以及声呐图上那些不明光点背后的人,脱不开干系。
“告诉阿水伯,巡防小组这几天多辛苦一下,特别是晚上,重点盯着码头和合作社仓库。”
林海在电话里对苏晓月叮嘱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发现任何异常,不要轻举妄动,立刻通知我或者我爹。”
挂了电话,夕阳已彻底沉入海平面之下,墨蓝色的天幕上缀上了几颗疏星。
海风带来了夜晚的凉意,也带来了大海深处若有若无的咸腥气息。
码头上,并排停靠的“海溪号”和“渔助888号”在夜色中显出沉默而坚定的轮廓。
危机感像细微的电流,刺激着林海的神经。
但他并没有慌乱,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冷静。
两年的沉沦,让他学会了隐忍;而最近的崛起,则磨砺了他的心志。
他知道,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让自己和合作社变得更强大,才能应对一切风浪。
出海探索的计划不能变,但家里的防卫必须加强。
他想了想,转身走向合作社的仓库,那里除了存放设备,还有之前为了应对台风和可能的海上冲突而准备的一些东西。
他找出几盏大功率的便携式探照灯,又翻出了合作社成立初期购买的、后来很少使用的两个高分贝警报器。
他叫来今晚负责巡防的阿水伯和另一个年轻社员阿强,三人一起,将这些设备安装在码头关键位置和合作社仓库的周围。
雪亮的灯柱划破夜幕,一旦有未经允许的人员靠近,灯光和警报足以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
“嘿,这下看哪个不开眼的还敢来摸瞎!”
阿水伯看着布置好的灯光,信心倍增,粗糙的手掌拍了拍警报器,“这东西一响,全村都能听见!”
安排好这一切,林海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他看了看时间,还不到晚上八点。
潮水正在慢慢退去,夜晚的滩涂,往往藏着白天不易发现的惊喜。
他决定不浪费这个夜晚,拿起放在仓库角落的强光头灯和一把特制的长柄钳子,打算去附近的浅滩进行一次夜巡。
这既能放松心情,也可能有些额外收获,更重要的是,能让他更直观地感受夜晚海边的情况。
夜晚的海边与白日截然不同。
喧嚣退去,只剩下永不停歇的海浪声,显得格外空旷而神秘。
头灯的光柱像一柄利剑,刺破黑暗,在湿漉漉的沙滩和礁石间移动,照亮一小片晃动的光影。
林海穿着高筒水鞋,小心地在湿滑的礁石间行走。
夜晚是许多海洋生物活跃的时候,尤其是螃蟹和某些贝类。
光线扫过,偶尔能看到匆忙躲藏的小蟹,或者吸附在礁石背阴处的牡蛎。
他主要的目标是那些喜欢在夜间出来觅食的“红爪蟹”(一种本地常见的食用蟹,蟹钳呈红色,肉质饱满)和可能被潮水推上来的“月亮贝”(一种壳薄肉嫩,在月光下显得莹白的贝类)。
走了大约十几分钟,头灯的光圈里,突然出现了几个快速横移的影子,速度比普通小蟹快得多。
林海定睛一看,是三四只个头不小的红爪蟹,正挥舞着标志性的大红钳子,在浅水洼里争夺着什么食物残渣。
“运气不错。”
林海嘴角微扬,放轻脚步,调整好长柄钳子的角度。
夜捕讲究的是快、准、稳,因为光线局限,一旦失手,猎物很容易窜入石缝消失不见。
他看准其中最大的一只,手腕一抖,钳子如同毒蛇出洞,精准地夹住了那只红爪蟹的背壳。
螃蟹剧烈挣扎,但特制的钳口咬合紧密,根本无法挣脱。
林海将其提起,扔进随身携带的网兜里。
接着如法炮制,又将另外两只反应稍慢的也收入囊中。
还有一只格外机警,早在林海出手的瞬间就钻进了旁边的礁石洞,逃过一劫。
网兜里立刻传来了窸窸窣窣的爬动声。这三只红爪蟹加起来估计能有一斤多,按照市价,也能卖个 七八十元。
继续搜寻,他又在一片水草丰茂的浅水区,发现了几个半埋在沙里的月亮贝。
它们洁白的贝壳在灯光下反射着柔和的光。
他用小铲子轻轻撬起,收获了五六个,虽然不多,但胜在新鲜,清蒸或者做汤都是一绝,也能值个 三四十元。
这次夜巡收获不算大,但过程本身让林海紧绷的神经舒缓了不少。
踏着星光和海浪声返回时,他看到码头和合作社方向,阿水伯和阿强打着手电筒在认真巡逻,探照灯的光柱偶尔扫过海面,一切显得井然有序。
回到家里,林溪已经睡下,父母还在客厅看电视等他。
看到他提着网兜回来,母亲起身接过:“又去赶海了?饿不饿?锅里还留着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