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内部结构的优化与陷阱设置:
通道与分区部分:旧寨内部布局混乱。高鉴重新规划,用碎石和木材划分出明确的通道、物资堆放区、营房区、炊事区以及核心的指挥点(设在半岛最深处,背靠水面)。通道设计得尽量狭窄曲折,利于防守方层层阻击。
陷阱与预警部分:在高鉴的指导下,士兵们在栅栏内侧、通道拐角、甚至一些看似安全的空地上,巧妙设置了多种陷阱。有覆盖伪装的陷坑,有触发式的绊索,还有利用弹性树枝制作的简易弹射尖桩。他结合《六韬》中“示之以害,惕之以危”的思想,告诉部下:“守城之道,非独恃高墙深池,亦需虚虚实实,使敌步步惊心,未战先怯。”
水边防御部分:考虑到半岛三面环水,高鉴也加强了水际防御。他让人在浅水区打下暗桩,阻碍船只靠近;准备了大量易燃的芦苇捆和油,到时候用来迟滞地方;安排了水性好的士兵可以临时组成小队,负责水下警戒和可能的突袭。
整个修补过程中,高鉴身先士卒,与士兵一同劳作。他不仅指挥,更不断讲解:“此处加厚墙体,为何?因其承受主要风向,且外侧地势平缓,易受攻击。”“此条通道为何要修得如此狭窄?谓之‘瓶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陷阱不贵多,而贵置于必由之路,出其不意。”
他将《孙子兵法》中的“地形篇”、“九地篇”,《司马法》中的“仁本”、“定爵”等涉及营垒布置、地形利用的原则,与眼前的实际地形、可用材料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各级头目乃至普通士兵。这不仅仅是在修补营寨,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将防御的理念、地利的运用、团队的协作,深深植入每个人的脑海。
三位老夫子负责记录物料用工,周石匠则带着人修复工具,打造必要的金属构件。就连那些原本懒散的老兵,在亲眼目睹高鉴的规划能力和新兵们的执行力后,也渐渐收起了几分轻视,在严密的组织和持续的劳作中,被迫融入这个集体。
夕阳下,残破的旧寨焕发出新的生机。虽然远未达到固若金汤的程度,但已然初具壁垒森严的雏形。高鉴站在新修葺的望楼上,看着下方忙碌的人群和初成的防御工事,心中稍定。这不仅是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更是他将这支成分复杂、良莠不齐的队伍,真正拧成一股绳的开始。乱世的孤岛,需要自己的城墙,而修补营寨的过程,正是在铸造这面无形的,却更为重要的城墙。
喜欢山河鉴:隋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河鉴:隋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