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既是解释,也是宣告。他高鉴,并非全然违抗命令,而是审时度势,采取更主动、更具战略价值的行动。两名亲信不敢多言,领命而去。三位夫子和周石匠虽面有忧色,也知这是眼下安排,在简单的告别后,随着那三名亲信登船,消失在东南方向的水道中。
送走了这些人,高鉴立刻下令将剩余的小型船只全部驶入北面一条芦苇遮蔽、入口极为隐蔽的废弃水沟深处,妥善藏匿。至此,水湾变得空荡,只留下十二艘最为轻便坚固的走舸。他要带着自己的弟兄,留在这片熟悉的水泊,开展他谋划已久的游击。
很快,斥候确认了段达的动向:官军主力正在残破的旧营寨修整,同时派出多支百人队扫荡零散义军,更多斥候则在探寻高士达主力的确切去向。
高鉴的目标,并非那些难啃的官军战兵小队。他的目光,投向了维系数万官军命脉的补给线:从清凉河大营到旧营寨的运输通道。打击运输队,风险可控,收获丰厚,更能持续给官军放血。
他亲率部下,弃舟登岸,利用极致的地形熟悉度,潜行至一处预设的伏击点,一段狭窄的陆路隘口,一侧是沼泽,一侧是茂密的芦苇。在此处,他们如同蛰伏的猎豹,耐心等待了三天,也准备了三天,但经过的都是几批规模较大的队伍,直到第四天清晨,监视清凉河大营的斥候来报。
喜欢山河鉴:隋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河鉴:隋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