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赏新归附郡兵的喧闹声犹在耳畔,营地中弥漫着饱餐后的满足与劫后余生的庆幸。然而高鉴深知,一时的饱暖与许诺,远不足以将这群成分驳杂、心思各异的溃卒凝聚成真正的力量。段达虽可能因北巡在即而暂缓大规模清剿,但危机远未解除,他必须争分夺秒,利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将手中这四百余人彻底消化,锻造成型。
翌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高鉴便下令拔营,目标——旧营寨。
当队伍穿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芦苇水道,再次踏上那片焦黑的土地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断壁残垣。曾经初具规模的栅栏大多化为焦炭,兀自矗立的几根也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望楼坍塌,营房只剩下一地灰烬和扭曲的框架,空气中弥漫着东西烧糊后特有的焦糊味,混合着泥土与水汽的气息,显得格外荒凉破败。显然,段达的部下在撤离前,进行了彻底的破坏。
然而,高鉴的目光扫过这片废墟,眼中却并无多少沮丧,反而带着一丝审慎的打量。他仔细勘察了被焚毁的库房区域、原先埋设陷阱的地带,以及那片他秘密埋藏大部分物资的偏僻角落。幸运的是,官军的焚烧主要针对地表建筑,对于深埋地下的储备,似乎并未能发现或来得及挖掘。确认核心资源无损,他心中稍定。
“段达此举,不过是泄愤兼坚壁清野,他已无暇在此与我等多做纠缠。”高鉴对围拢过来的韩景龙、刘苍邪等核心骨干沉声道,“官军主力必然已在准备北上行装,此刻的高鸡泊,于我们而言,危险与机遇并存。”
他决定,就在这片废墟之上,就地休整,补充物资,并完成队伍的彻底整编。
“此地虽残破,但地势我们熟悉,水路便利,易守难攻。官军既已来过,短期内反而安全。正好借此机会,重塑筋骨!”
命令下达,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清理废墟,平整土地,利用尚未完全烧毁的木料和周边芦苇,搭建起比之前更为简陋却实用的窝棚和防御工事。从隐秘处起出埋藏的粮食、布匹和部分铁料,营地顿时多了几分底气。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一步——整编。
夜色下,临时充当议事帐的大窝棚内,火把噼啪作响。高鉴、韩景龙、刘苍邪、王云垂、赵鸿永、顾陆离等原班底核心,以及新晋冒头的葛亮等几名原郡兵中表现突出者齐聚一堂。气氛严肃而凝重。
高鉴开门见山:“如今我们已有近四百兄弟,然号令不一,编制混乱,新旧隔阂,此乃取祸之道。欲图存求强,非彻底整编不可。”
他提出了整编的核心原则:打散重组,唯才是举,战功为先。
“无论原先是高鸡泊老卒,还是新近投效的郡兵兄弟,自此以后,皆为一体!所有人员,一律打散,混编成队!队正人选,不看出身,只看往日战功、能力与忠诚!”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反应各异。韩景龙、刘苍邪等老部下神色平静,他们早已是队伍骨干,自有底气。而葛亮等新面孔则眼中精光闪动,这意味着他们这些“降卒”同样有机会获得实权职位!
高鉴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念出了第一批队正的任命:
“刘苍邪!”“在!”
“王云垂!”“在!”
“赵鸿永!”“在!”
“顾陆离!”“在!”
这四人是最早追随高鉴的五名伙长之四,历经练兵、伏击、收编诸事,战功、能力皆有目共睹,提拔为队正,无人不服。
紧接着,高鉴又念出了三个让部分老部下稍感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名字:“丁宣!邓佑!谭岳瑜!”
三名原旧营守卫中的佼佼者应声出列。他们虽出身高士达派系的“老兵”,但在旧营寨攻防、后续整训以及此次收编过程中,表现出了足够的勇武和服从,且对高鸡泊本地情况更为熟悉,提拔他们,既有平衡之意,亦是千金买骨,向所有后来者表明他高鉴用人不拘一格的姿态。
最后,高鉴的目光落在那个疤脸悍卒身上:
“葛亮!”
“俺在!”葛亮声若洪钟,大步踏出,脸上那道狰狞的刀疤在火光下更显凶悍。
“你引荐有功,胆识过人,亦暂领队正之职!”
“谢将军!”葛亮抱拳,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他从一个濒死的溃兵,一跃成为统率五十人的队正,这在天王老子那里都不敢想的事,竟在这位年轻总管手中成了真。
至此,八大队正人选确定。高鉴明确,每队暂定五十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各队兵员由他亲自分配,确保新旧混合,避免形成小山头。
接下来,是关于韩景龙的安排。
“韩景龙!”
“属下在。”韩景龙踏前一步。
“你心思缜密,武艺精熟,更难得的是对这高鸡泊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队正之职,于你而言,格局小了。”高鉴看着他,沉声道,“我欲从全军中,遴选二十名最精锐、最忠诚、身手最好的勇士,组建亲兵营!由你担任亲兵营统领,直接听命于我,负责护卫中军、侦察敌情、传递军令,并在关键时刻作为决胜尖刀使用!你可能胜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河鉴:隋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河鉴:隋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