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一声意义不明的嗬气从高士达喉咙中挤出。生命的力气随着鲜血快速流逝,他手中的长矛“当啷”一声掉落在地。视野开始模糊,耳边震天的喊杀声仿佛也变得遥远。
就在这时,那名隋军校尉双臂猛地发力,竟将高士达庞大的身躯从马背上挑了起来,高高举起!随即,他闪电般拔出佩刀,寒光一闪,“噗嗤!”
一颗须发戟张、怒目圆睁的头颅冲天而起!满腔的热血如同喷泉般从脖颈的断口处汹涌喷出,在苍白的天光下划出一道凄厉的弧线!
几乎在同一时间,那面代表着高士达权威、一直在乱军中勉力支撑的“高”字帅旗,在一阵疯狂的劈砍下,旗杆从中断裂,带着无尽的屈辱与悲凉,重重地倒在了血泊与尸山之中,瞬间被无数双脚践踏得面目全非!
“高大王死啦!帅旗倒啦——!”
不知是谁率先发出了这声撕心裂肺的、充满了绝望的呼喊。
这喊声如同最后一道丧钟,彻底击垮了残存义军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主帅被阵前斩首,帅旗倾倒,意味着指挥体系彻底崩溃,最后的希望也随之破灭。幸存的人们发一声喊,彻底放弃了抵抗,如同炸窝的蚂蚁,只想逃离这片死亡之地,互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高士达集团的主力,至此,宣告彻底覆灭。
东海公高士达,这位凭借勇力与机遇纵横河北一时的草莽枭雄,最终为他那无可救药的骄矜、固执与短视,付出了身首异处、全军覆没的惨痛代价。
几乎在高士达帅旗倾倒的瞬间,一直在侧翼紧张关注主战场态势的高鉴,瞳孔骤然收缩。
“帅旗倒了……”韩景龙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高鉴的脸色阴沉得可怕,虽然早已预见败局,但亲眼见证高士达如此凄惨的结局,以及那数万将士随之殉葬的惨状,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愤怒依旧涌上心头。然而,理智告诉他,沉湎于情绪即是死亡。
“高士达已败,我军侧翼压力骤增!杨义臣下一步必是全力清剿我军!”高鉴的声音瞬间恢复了冰冷的镇定,“传令!步卒各营,按甲、乙、丙、丁序列,交替掩护,转向南撤!韩景龙,你负责指挥步卒,保持阵型,不得混乱!刘苍邪,带你的人断后,阻挡追兵步卒!”
“得令!”二将毫不迟疑,立刻执行。
“葛亮!”高鉴看向浑身浴血、刚刚击退一波隋军骑兵试探性进攻的骑兵统领。
“末将在!”葛亮喘着粗气,甲胄上多了几道斩痕。
“骑兵集结!你部任务不变,游弋全军两翼及后卫,迟滞隋军骑兵追击!不惜代价,掩护步卒撤离!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南方三十里外的黑松林!”
“明白!除非我骑兵死绝,否则绝不让隋狗轻易靠近步阵!”葛亮瓮声应道,眼中闪过决绝。
高鉴的部队,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高士达主力崩溃的混乱背景下,开始了高效而艰难的后撤行动。尽管承受着来自侧翼隋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及隋军巢车上不时抛射过来的冷箭,但凭借平日严苛的训练、严明的纪律和预先反复推演过的撤退预案,整个部队虽然缓慢,却始终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建制和阵型,且战且退,如同一只在狼群围攻下,竖起尖刺缓缓移动的刺猬。
杨义臣在高处望楼上,将战场形势尽收眼底。看到高士达授首,主力溃灭,他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多少喜色,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预料之中的工作。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那支正在“缓慢”南撤的部队身上。这支军队的镇定、有序和顽强的抵抗力,与崩溃的主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是何人部曲?竟能在此败局下保持如此阵势?”他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身旁的副将立刻回道:“回大帅,看旗号,应是贼酋高鉴所部。此人并非高士达嫡系,据闻颇知兵事,善于练兵。”
“高鉴……”杨义臣略一沉吟,手指无意识地在望楼的栏杆上敲击了几下。他审视着那支虽然不断后撤,却始终阵型严整、弓弩反击依旧有力的队伍,又看了看战场上正在被肆意屠戮、已无组织的高士达溃兵,以及远方火光冲天、显然正在被扫荡的高鸡泊方向。
片刻后,他摆了摆手,做出了决断:“穷寇莫追,尤其此等结阵而退之敌,强行追击,即便能胜,亦伤亡必大。当务之急,是彻底肃清高士达残部,乘胜收复高鸡泊贼巢,勿使窦建德等余孽喘息。此部(高鉴)虽整,然经此重创,已成丧家之犬,失其根本,难成大器。不必为此残兵耗费过多兵力,任其自生自灭即可。”
在杨义臣看来,高士达已死,高鸡泊老巢被端,河北最大的心腹之患已除。高鉴这支区区数千人的残兵,失去了根据地和盟军,在强敌环伺的河北流窜,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已不值得他投入宝贵的精锐和时间去进行一场可能付出不小代价的追击战。他随即将注意力完全转向了肃清战场和直扑高鸡泊主营的命令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河鉴:隋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河鉴:隋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