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呀——轰!”
沉重的城门被几名义军死士奋力推开!紧接着,控制吊桥的绞盘也被转动,伴随着铁链摩擦的刺耳声响,横跨护城河的吊桥轰然落下!
就在吊桥落下的瞬间,王云垂抓起一支火把,奋力投向城外黑暗的夜空,划出一道耀眼的信号!
三里之外,密林中。
高鉴几乎在看见那道火光轨迹的瞬间,便猛地拔出环首刀,刀锋直指魏县南门!
“全军突击!目标——魏县南门!杀!”
压抑已久的饥饿与求生欲,在此刻化作了滔天的战意!
“杀——!”
刘苍邪率领的步卒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出密林,向着洞开的城门发足狂奔!
城门口,王云垂带着浑身浴血的部下,死死守住城门洞,将零星冲过来试图重新夺回城门的守军砍翻在地。“快!迎接总管入城!”
高鉴一马当先,冲过吊桥,踏入城门洞的火光之中。他甚至没有停留,刀锋前指:“众将按计划行事!”
“得令!” 众将轰然应诺,立刻分头行动。
战斗迅速向城内蔓延。韩景龙部如同锋利的尖刀,沿着主干道直插城中心,沿途遇到的小股巡夜守军或仓促组织的抵抗,在养精蓄锐已久的义军面前不堪一击。县衙很快被包围,里面的县令和少数衙役试图抵抗,被瞬间攻破,县令死于乱军之中。
葛亮的骑兵则分作数股,在其余几城门外游走。其余几门的守军原本就被南门的喊杀惊动,正惊疑不定,有的想支援,有的想逃跑,混乱不堪。试图从西门逃窜的县丞及其家眷,被葛亮亲自带队截住,其他几门的逃兵要么跪地求饶,要么被当场格杀。
城内的抵抗,在义军精准而迅猛的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不到一个时辰,魏县几门皆被高鉴控制,主要官署、武库、粮仓悉数被控制。
当高鉴在亲兵簇拥下,踏入刚刚被清理干净的县衙大堂时,天色已近拂晓。城内的喊杀声基本平息,只剩下零星的搜捕和马蹄巡逻的声响。街道上空无一人,所有的民居都门窗紧闭,仿佛一座空城。只有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血腥味和远处粮仓被打开时士卒们发出的压抑欢呼,证明着这座城池刚刚经历了一场权力的易主。
韩景龙、刘苍邪、葛亮等将领陆续前来复命。
“报统领,县衙已控制,县令见大势已去,已在衙内自尽殉职,其家眷现暂押于侧院,听候发落。”
“嗯,将县令以礼厚葬,其家眷衣食正常供应,不得骚扰,待局势安定后,再行遣返!”
“武库已拿下,缴获兵甲弓弩若干,正在统计。”
“好!”
“城门均已封锁,斩杀试图外逃者十七人。”
“好!”
“粮仓拿下了!”赵鸿永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里面粟米堆积如山,够我军吃上数月!守军不过百人,不堪一击。他们还想放火烧粮,差点让他们得手,好在及时扑灭,只烧掉了一两成!”
高鉴端坐在原本属于县令的位置上,听着一条条捷报,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和更深沉的思索。他看了一眼窗外渐亮的天色,以及那死寂的街道,沉声道:“传令,严禁士卒骚扰民宅,违令者斩!立刻开仓,取出部分粮食,熬粥赈济城中确实断粮的贫民。同时,张贴安民告示,只言我等乃义师,不害良民。”
他暂时需要这座城,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粮食,更是为了一个可能的起点。安抚民心,是第一步。
“另外,”他看向马知安,“立刻清点所有缴获,尤其是文书、地图。
“葛亮抓紧派出斥候,探查周边五十里内官军动向。我们……需要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了。”
魏县,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城,在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血夜之后,阴差阳错地成了高鉴败出高鸡泊后的第一个落脚点。
堂内军事方略初定,高鉴目光沉静,正对韩景龙面授机宜“景龙,魏县民心未附,宜以疑兵慑之。明日拂晓,便率五百精锐,大张旗鼓,自南门列队而入,穿城而过,自北门出。白日入城,夜间潜出,如此反复数日。马蹄扬尘,甲胄耀目,务必要让城中上下,皆见我兵威之盛,莫测我军虚实。”
韩景龙眼中精光一闪,当即领会此计之妙,正欲领命,帐外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与呵斥之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帐帘被猛地掀开,亲兵统领郗珩大步踏入,甲叶铿锵作响。他面容冷峻,右手如铁钳般反扣着一中年文士的手臂,将其狠狠掼于帐中地面。那文士约莫三十多岁年纪,身着青色襕衫,此刻官帽歪斜,发髻散乱,脸上惊惶与狼狈交织,趴伏在地,身体微微发抖。
“大统领!”郗珩声如洪钟,向着高鉴抱拳,“此獠昨夜鬼祟,携十余心腹,从东门潜逃,被末将逮个正着!”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双手呈上,“从其贴身行囊之中,搜出此物!请总管过目!”
堂内气氛瞬间凝滞,所有目光都聚焦于那份突如其来的文书之上。高鉴接过文书,展开细观。一时间,帐内只余纸页展开的微响。待看到文书上的名字,微微一怔,竟是此人。
喜欢山河鉴:隋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河鉴:隋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