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贵乡城新清扫出的郡守府后院待客厅内,几盏兽纹铜灯将亮起。灯油是新添的,火苗稳定地跳跃着,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三人便席地而坐。面前各置一方低矮的榆木食案,案上的食物亦是简单分明:一大陶碗冒着热气的粟米粥,几块烤得焦黄的面饼,一碟撒了盐末的煮豆,还有一碗鲫鱼汤。这便是高鉴、魏征与刚刚被委以重任的校尉王云垂的晚膳。分餐而食,各自静默。
高鉴显然是饿得狠了,自武阳疾驰而至,入城后又即刻巡视防务、接见降官,直至此刻方得喘息。他端起陶碗,也顾不上烫,几乎是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将粟米粥扒入口中,又抓起面饼,三两口便吞下一块。甲胄未卸,征尘犹在鬓角,眉宇间虽难掩疲惫,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在灯光下却依旧锐利,仿佛有永不熄灭的火焰在燃烧。
魏征与王云垂见高鉴如此,俱是默契地没有出声打扰。魏征吃得慢条斯理,一举一动都恪守着儒家食不言的古礼,即便只是粗粝的军粮,他也咀嚼得一丝不苟,仿佛在品味着什么珍馐佳肴。王云垂则是标准的军人做派,吃得快而不显狼狈。
屋内一时间只剩下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和高鉴略显急促的吞咽声。灯火噼啪,映照着三人各异的神态,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与凝重在空气中流淌。
待高鉴将最后一口面饼咽下,放下碗筷,长长舒了一口气时,魏征也几乎同时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仿佛计算好了时间。一旁的王云垂刚将面饼塞入口中,瞥见魏征此举,忙不迭地囫囵嚼了几下,匆匆吞咽下去。
“让二位见笑了,”高鉴用袖口随意地抹了抹嘴角,自嘲地笑了笑,声音因方才的急促进食而略带沙哑,“自武阳出来,一路疾驰,这五脏庙确是闹得凶了。”
“主公为事务操劳,废寝忘食,臣等感佩。”魏征微微欠身,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恭敬。
王云垂则是抱拳道:“主公辛苦!”
高鉴摆摆手,目光先落在王云垂身上,带着赞许:“云垂,今日入城,部署得当,举措有度,军中纪律严明,未曾扰民,甚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稳住贵乡局面,你功不可没。”
王云垂连忙低头:“末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全赖主公威名远播,魏先生运筹帷幄,将士用命。”
“有功就是有功,不必过谦。”高鉴语气转为郑重,“眼下贵乡初定,人心未附,尤其是那近两千郡兵,虽已分化处置,然其心难测。你肩上的担子不轻,需得小心在意,既要严加管束,防其生变,亦不可过于苛待,寒了可能的归附之心。日常用度,操练巡视,皆需你亲自过问,务必使其感我诚意,又惧我军威,方能逐渐为我所用。”
“末将明白!”王云垂肃然应道,“定当谨慎行事,绝不敢有负主公重托!”
高鉴点了点头,似是想到了什么,又道:“我观你于军务调度,已颇具章法,然为将者,不可只知冲锋陷阵,亦需知晓韬略,明了大势。闲暇时,当多向魏先生请教,不嫌弃的话,也可以问我,也多读些书。日后我们疆域渐广,需要独当一面的大将之处甚多,胸无点墨,终是缺憾。”他这话语重心长,隐隐透露出对麾下将领更长远的期许,甚至暗示着未来可能到来的、更大规模的军事体制变革。
王云垂并非纯粹的莽夫,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领会了高鉴话中深意,心中既感振奋,又觉压力。他深知自己长于执行,却在战略眼光和文书谋划上有所欠缺,当即恭声回答:“主公教诲,末将铭记于心!日后定当勤读兵书,多向魏先生请教,绝不辜负主公期望!”
见高鉴似与魏征还有要事相商,王云垂便识趣地起身,抱拳道:“主公,魏先生,若暂无其他吩咐,末将便先行告退,去巡查一遍城防与降兵营寨。”
“去吧,辛苦。”高鉴颔首。
待王云垂沉稳的脚步声消失在屋外,屋内便只剩下高鉴与魏征二人。灯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屋内的气氛也随之变得更加沉静而深邃。
高鉴没有立刻说话,他微微后仰,用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闭目沉吟了片刻,方才缓缓睁开眼,目光投向对面正襟危坐的魏征,那目光中少了方才面对王云垂时的勉励与期许,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凝重与……一丝极少在外人面前显露的忧虑。
“先生,”高鉴开口,声音低沉,“贵乡一定,武阳郡便算是落入我等囊中。回想月前,我等尚是败出高鸡泊、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残军,如今竟能坐拥一郡之地,控弦之士过万,治下民众十数万……这变化,快得连我自己有时都觉得恍如梦中。”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继续说道:“然而,地盘扩张越快,我这心里,反倒越发觉得……空落落的,如同脚下踩着浮沙,看似广阔,却无坚实根基。”
魏征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知道高鉴需要的并非简单的宽慰,而是真正能切中要害的分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河鉴:隋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河鉴:隋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