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何影姿此言,虽未直接点明剑道本质,却已触及了“剑意”与“道法自然”的边缘,尤其是结合了她最熟悉的制笔之理,更是贴切无比。这“通明剑心”的悟性,果然非凡!
“善!”张三丰赞道,“影姿所言,已得三分真味。剑,非止金铁之形,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法则。其形可刚,其势可柔,其意可杀,亦可生。山岳是剑,沉稳厚重;流水是剑,连绵不绝;雷霆是剑,迅猛暴烈;清风是剑,无孔不入。”
他指向对面山崖:“你看那山岩,历经风雨,棱角分明,此乃‘刚剑’,重势重威,一往无前。”又指向脚下溪流:“再看这溪水,遇石则绕,遇阻则蓄,但目标始终向东,奔流到海不复回,此乃‘柔剑’,重变重韧,以柔克刚。”
“而道,”他总结道,“是这一切的根本。是这山之所以为山,水之所以为水的本源规律。修剑道,即是借剑之一物,去体悟、去契合这天地间的‘道’。最终,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心中无剑,则万物皆可为剑。此乃‘剑与道合’之境。”
方晓听得若有所思,他修炼太极,本就讲究阴阳刚柔,此刻听师父以剑喻道,对太极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而何影姿,更是双眸熠熠生辉,师父的话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她感觉脑海中那点剑心灵光前所未有的活跃起来,与周遭的山势、水声、甚至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都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就在这时,一阵山风穿过峡谷,带来呼啸之声,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向何影姿袭来。那落叶在风中轨迹刁钻,速度不慢。
若是往常,何影姿或许会下意识躲闪或用手格挡。但此刻,她正沉浸在师父阐述的剑理之中,心神与周围环境高度契合,那“通明剑心”自发运转。
她眼中,那几片旋转飞来的落叶,轨迹似乎变得清晰而缓慢,其薄弱之处、受力之点,如同制笔时观察毫毛的瑕疵一般,了然于心。她几乎是本能地,并指如笔,体内那丝微弱的、刚刚被张三丰引导入门炼出的真气,自然而然地凝聚于指尖,循着一种玄妙的轨迹,在空中轻轻几点、一划!
动作轻柔,宛如执笔润墨,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嗤嗤嗤——!
那几片来势不弱的落叶,竟在她指风掠过之下,悄然从中断裂,飘散开来!断口处平滑无比!
这一幕,不仅让方晓瞪大了眼睛,连何影姿自己都愣住了,看着自己的手指,难以置信。
张三丰抚掌轻笑:“好!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指合!虽未习剑招,已得剑意之雏形!此便是‘通明剑心’之效,感知入微,出手本能便暗合天道轨迹。影姿,你于剑道一途,天赋异禀。”
他心中亦是欣慰,此女悟性之高,还在他预估之上。方才她那一指,虽无甚威力,但其神韵,已初具“无招胜有招”的剑理至境影子,所欠缺的不过是修为与系统的剑法罢了。
方晓由衷赞叹:“师妹,你真厉害!”他自忖若不用真气,单凭指风,绝难如此轻描淡写地切断飘忽的落叶。
何影姿回过神来,脸颊微红,连忙收起手指,恭敬地对张三丰道:“是师父指点得好,弟子……弟子只是突然心有所感。”
她心中充满了激动与喜悦,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修行”带来的神奇变化,也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更加坚定。
“感悟源于积累,爆发基于底蕴。你生于制笔之家,常年与‘锋颖’打交道,心神专注,手眼协调,这本就是最好的基础。”张三勉励道,“保持此心此念,剑道可期。”
休息完毕,三人继续沿古道向上。何影姿仿佛被打通了某种关窍,行走间,不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是用心去感受这凌云山的一石一木,一水一风,尝试着将它们与师父所讲的剑理相印证。她的气息,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凝练,隐隐透出一丝若有若无的锋锐。
张三丰神识感应着山中那核心机缘的召唤,又看了看身边这两位禀赋各异、却都心性上佳的弟子,心中一片澄明。此行凌云山,不仅是自己寻找突破的契机,亦是门下璞玉打磨锋芒的开始。这汇聚了四象灵气、融合了三教文脉的宝地,正适合作为新玄门剑道传承的起航之处。前方的山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直通大道之巅。
喜欢玄门老祖在现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玄门老祖在现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