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日升月落中沉淀着岁月的痕迹,而帝后之间的情谊,却在相濡以沫中愈发醇厚。
文鸳也早已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恩威并施,贤名远播。
她娇憨明媚的底色未变,却更添了国母的雍容气度与岁月赋予的沉静智慧。
皇帝虽年岁渐长,鬓染微霜,但精神矍铄,在文鸳无微不至的陪伴与调理下,身体尚算康健。
两人时常携手漫步御花园,或是在翊坤宫的暖阁里对弈、品茗,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便胜却千言万语,是宫廷中难得的“岁月静好”图景。
六阿哥弘晗,已长成一位英姿勃发、器宇轩昂的青年。
他天赋异禀,学识渊博,不仅精通满汉典籍、骑射武艺,更难得的是对天文、算学乃至海外传来的新奇知识都抱有浓厚兴趣,见解独到,常与皇帝谈论国策时令朝中老臣刮目相看。
皇帝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早已将他视为不二之选的储君。
这年,在帝后共同主持下,弘晗迎娶了名门淑女、端庄贤惠的富察氏为嫡福晋,大婚典礼盛大而隆重,预示着帝国未来的延续。
固伦公主温淑,继承了母亲文鸳的明媚娇俏与父亲的沉稳大气,出落得亭亭玉立,才情斐然。
皇帝与文鸳千挑万选,为她择定了蒙古科尔沁部一位年轻有为、深明大义的亲王世子为额驸,两家结为秦晋之好,既巩固了满蒙联盟,也为温淑觅得了良缘。
订婚那日,温淑依偎在母亲怀中,娇羞无限,文鸳看着一双儿女皆得良配,心中满是欣慰与满足。
然而,再强大的帝王也终究敌不过天命。
一场看似寻常的风寒,竟引发了皇帝沉疴旧疾的全面爆发。
太医院束手,汤石罔效。皇帝的病情急转直下,迅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养心殿内,药香弥漫,却掩盖不住沉沉的暮气。
昔日威严的帝王,此刻虚弱地躺在龙榻上,面色灰败,唯有眼神依旧深邃,带着对江山社稷的牵挂和对至亲的不舍。
文鸳日夜守候在侧,寸步不离。
她强忍着巨大的悲痛,亲自为皇帝擦拭、喂药,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初生的婴儿。
她不再掩饰眼中的泪光,却始终努力扬起明媚的笑容,像过去十几年里一样,用她特有的娇憨和温暖,试图驱散爱人生命终点的寒冷与恐惧。
“皇上,您看,今儿个外头阳光多好,弘晗刚来请过安,说南边的漕运疏通得很顺利……”
她握着他枯瘦的手,絮絮地说着家常,声音温柔而清亮,仿佛他还是那个能陪她看尽繁华的强壮夫君。
皇帝费力地睁开眼,看着陪伴了自己后半生、如今依旧年轻的妻子。
他反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回握她,嘴角艰难地扯出一抹微笑:“文鸳……这些年,有你……真好。朕……最放不下的,便是你……”
“皇上别胡说,”文鸳的泪水终于滚落,滴在他的手背上,却依旧笑着,“您会好起来的,您答应过臣妾,要看着弘晗的孩子出生,要陪着臣妾一起变老的……”
皇帝的目光越过她,看向跪在榻前的弘晗。
弘晗眼中含泪,神情坚毅而悲痛。皇帝用眼神示意他近前,声音微弱却无比清晰:“弘晗……朕把江山……和你母后……都交给你了。做个……好皇帝……要孝顺你母后……”
他顿了顿,喘息片刻,目光变得深远而凝重,“记住……祖宗疆土……当以死守……然……海禁……锢国……识人……善任……不可……固步……自封……”
这断断续续的遗言,是他一生帝王心术的凝练,更是对儿子未来道路最关键的指引——守护疆土是根本,但必须打破禁锢,开放进取,重用贤能。
弘晗重重叩首,哽咽道:“儿臣……谨遵皇阿玛圣训!必不负江山社稷,必竭尽全力奉养母后!”
皇帝的目光最后温柔地落在文鸳脸上,充满了无尽的眷恋与歉意。
他用尽最后的气力,轻轻唤了声:“文鸳……” 那一声呼唤,饱含着他们之间所有的情意。
初入府时的懵懂,圆明园生死相依的炽热,册封为后的荣光,十余年相伴的温情脉脉……最终,他的手缓缓垂下,带着对爱妻的无限牵挂和对帝国未来的期冀,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养心殿内,悲声大恸。文鸳终于失声痛哭,紧紧抱着丈夫尚有余温的身体,仿佛要将他揉进自己的生命里。
她的“四郎”,她一生的依靠与挚爱,终究离她而去了。殿外,紫禁城钟声长鸣,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国丧之后,在皇太后文鸳(尊为母后皇太后)及顾命大臣的扶持下,皇六子弘晗于太和殿登基,改元“启元”,意喻开启新元,破浪乘风。
新帝登基,万象更新。年轻的启元帝弘晗,甫一临朝,便展现出与先帝晚期不同的锐气与开阔视野。
他牢牢记着父皇“海禁锢国”的遗训,也深知世界格局正在剧变。登基不久,他便力排众议,以雷霆手段颁布诏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视:女配逆袭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综影视:女配逆袭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