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姜凌岳伫立在窗台前,目光投向远方苍渺的群山。皑皑白雪如银装素裹,将山间的乱枝枯叶尽数掩埋,天地间一片清寂。
他凝望良久,眼眶渐渐泛起酸胀,心间的尘嚣却似被这白雪涤荡,澄澈了不少。
“三哥,在看什么?”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清朗的嗓音。
姜凌岳缓缓回身,脸上漾开一抹温和的笑意:“四弟,怎么不在殿内多陪陪父皇?你不在长安的这些年,他时常念叨你和大哥。”
姜翎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手提起酒壶又满上一杯:“父皇年纪大了,聊的尽是些琐碎家常,无趣得很。哪比得上咱们兄弟聚在一起,畅聊快意?”
姜凌岳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啊,在军中待了这么多年,这豪迈不羁的性子竟半点没改。这里是长安,不是你驻守的蜀地,日后言语行事,可得多留个心眼。”
“管那些繁文缛节做什么!”姜翎风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如今能完好无损地回来,与兄弟们团聚,已是天大的幸运。人生苦短,何必处处拘着自己?该恣意畅快时,便该尽情尽兴。”
姜凌岳的目光落在四弟脸上那道深可见骨的刀疤上,又瞥见他发间隐约露出的几缕银丝,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唏嘘。
这四弟,本是家中最具侠气的一个。
他自小痴迷武学,仰慕魏晋风骨,活得潇洒恣意,最爱行侠仗义,当年深得先帝与太后的疼爱。可谁曾想,他后来竟主动请缨前往蜀地领军。那地方丛林密布、瘴气弥漫,猛兽出没,远比南蛮与吐蕃的兵戈更凶险,不知吞噬了多少性命,哪里是什么善地?这些年,他当真受了太多苦。
“单看战报终究不明晰,蜀地如今实际情形到底如何?”
“细奴革已被我斩于阵前,那些土着首领也尽数被抄家清算。如今咱们大华的安抚官已然进驻,民生渐趋康泰,地方也算安定下来了。只是近两年来,吐蕃人一直虎视眈眈,屡屡派游哨伪装成牧民潜入勘察地形。好在蜀地四周尽是高山峡谷,蜀道对吐蕃骑兵的机动能力形成了天然制约。但他们的军参谋略也不容小觑,已然转变了进攻思路,依我判断,他们大概率会在川西草原通道做文章,沿草原边缘稳步推进,还会与胡狼部结盟互为策应。”
姜凌岳沉吟片刻,眉头微蹙道:“照此说来,松州、维州两地怕是首当其冲,要直面兵锋了。”
姜翎风从容笑道:“正是,不过无需担忧,我虽离开,但军中尚有马将军驻守,南疆十万大华精兵,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况且他们的核心势力离咱们关中平原尚远,威胁有限。相较之下,北疆才是重中之重,大哥驻守的云朔二州,始终是防务的核心。”
“说得是。匈奴兵锋最锐,堪称五胡之首,北疆防务自然是重中之重。咱们大华如今国力鼎盛,倒成了块人人垂涎的香饽饽,各方势力都想来分一杯羹。”
“当年五胡乱华的乱世,都被祖爷爷一举平定。如今我大华愈发强盛,足以应对更大规模的战事,何惧遍地狼烟?若有贼人胆敢来犯,定要将其灭族绝种,以儆效尤!”
“豪气!”姜凌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回大殿去!看我舞剑助兴!”
“父皇还在殿内呢,你这般贸然舞剑妥当吗?”
“有何不妥?待会儿我直接取御剑来舞,正好在父皇面前露一手,让他瞧瞧我这些年的本事!”
两人并肩返回大殿时,殿内暖意融融,丝竹之声正缓。
姜翎风一踏入殿中,便引得众人目光汇聚,他却浑不在意,径直走向殿角兵器架,取下那柄饰有云纹的御剑。剑身出鞘的瞬间,一道冷冽寒光划破殿内暖光,惊得乐师骤停了丝竹。
秦氏的甲士瞬间反应,做出了防卫阵型,将后方的姜昭棠防卫的严严实实。
“父皇,儿臣今日归朝,愿以一剑一诗助兴,聊表孝心与壮志!”姜翎风双手执剑,向御座上的皇帝躬身行礼。
皇帝无奈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侍卫们退下。
“臭小子,你何时才能有点规矩!哪有拿御剑舞的?”
姜翎风笑而不语,直接旋身探向一朵灯花,将其放置在剑尖之上。
他左手探向身旁内侍捧着的酒坛,仰头便灌下一大口,酒液顺着唇角滑落脖颈,浸湿了衣襟也浑然不觉。随即掷下酒坛,右手御剑挽出一朵饱满的剑花,伴着一声清啸,朗声吟诵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磅礴的剑势随诗句铺展,时而如奔雷破阵,剑风扫过殿内铜炉,卷起一地碎雪般的炉灰,时而如孤峰傲立,剑尖悬停于半空,稳若磐石。
他足尖点地,身形在殿中腾挪翻转,脸上的刀疤在光影中忽明忽暗。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吟诵至此,他剑势微滞,随即猛地沉腕,剑身劈向地面,激起一道细微的裂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敕封一品公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敕封一品公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