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慈同志,”杨靖故意把“同志”二字咬得重重的,“您记得上个月马主任给的‘荣誉贡献券’吗?”他指了指墙上贴的《文化支援先进集体》奖状,“有时候啊,最大的规矩,是先让人看见好处。”
王念慈刚要再问,老杆子已经扯着嗓子喊起来:“都围过来!都围过来!”他像当年带兵似的拍了拍布卷,刺刀“唰”地扎下去——布面纹丝不动,倒把刀尖硌出个小豁口。
“瞧见没?”老杆子举着刺刀转圈,“这布能挡雨能抗风,往后各家的粮囤、菜窖、牲口棚,都裹上这宝毡,保准霉不了、冻不坏!”
张大山挤到前头,伸手摸了摸布面,手掌都在抖:“靖娃子,你这‘传承’真是越传越厚实!去年教咱科学晒粮,今年送咱‘刀枪宝毡’,往后咱十屯的日子……”他突然抹了把眼睛,“准能过成年画里的样儿!”
各屯代表挤成一团,王屯的刘寡妇踮着脚喊:“给咱屯留两丈!”李沟的二愣子举着破棉袄:“我拿这袄换,成不?”连平时总挑刺的赵德柱都搬来半袋土豆:“靖兄弟,咱帮着登记,这布……能给咱赵家屯分点不?”
杨靖站在人堆里,看着王念慈在清单上刷刷写名字,系统提示音跟过年放鞭似的响个不停:【“战备布”入库成功】【触发“防御网络”雏形——每新增一屯防护点,每日自动+10积分】【群众支持度+15】。
夜里雪停了,杨靖蹲在院门口看系统面板。
积分栏里的数字蹭蹭往上涨,“万元户”的进度条已经爬了小半。
王念慈端着热姜茶走过来:“你刚才说,开春要护人?”
“护人。”杨靖望着远处十屯的灯火,每盏灯都像颗星星,“等每个屯都有了宝毡,就该给咱屯里的老弱病残做护膝、护肩,给下地的汉子做围裙……”他突然笑了,“到时候啊,咱平安屯的人,身上穿的都是‘红色传承’,脚下踩的都是‘科学路子’。”
王念慈把姜茶递给他,指尖碰到他冻红的手背:“那你呢?”
“我?”杨靖捧着茶碗,热气模糊了眼镜片,“我得先把系统里的‘宣传手册’功能用明白——明儿印它三十本《宝毡使用守则》,封面就印老杆子敬礼的照片,底下写‘红色传承,科学守护’。”
县城仓库里,老栓头踮着脚把最后一卷布的空架擦得锃亮。
他望着墙上毛主席像,从兜里摸出块芝麻糖,糖纸窸窣响:“主席您瞧,我这可不是偷,是帮着把好东西送到该去的地方。”他把糖纸折成个小飞机,轻轻一抛,“等开春十屯的粮囤都支棱起来,我再给您老磕个头。”
杨靖躺炕上翻系统商城时,奶奶端着热汤进来:“明儿廿九,该蒸供品了。”他盯着“基础类”里的白面,30积分十斤的标价被月光照得发亮。
窗外又开始飘雪,他翻了个身,把被子裹得更紧——这雪,怕是要下到蒸供那天了。
喜欢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