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两斤面,杨靖换了两筐冻山菌;六斤面换了三张兔皮——赵德柱扛着山菌来换时,特意把筐底翻给他看:底下铺了层松针,没掺雪粒子。李沟的二愣子抱着兔皮跑了二里地:这皮子我晒了三天,一点腥味都没有!
初三夜里,杨靖趴在炕桌上翻王念慈送的笔记本,火柴盒在台灯下投出细长的影子。
系统面板浮在半空,火柴×10盒(50积分)粗盐2斤(60积分)的标价闪着微光——赵家屯缺盐,李家沟火柴告罄,而他手里的兔皮、山菌正是那边换票的硬通货。
他拿铅笔在本子上画了三条线:白面→鸡蛋→山货→邻屯→换回粗粮票。
笔尖顿了顿,在粗粮票底下画了个圈——上回王念慈说,张大山家小儿子要上学,正缺细粮票换书本纸。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淡蓝色光雾在屋里流转:【完成首次跨屯物资置换】【群众支持度+5】【触发需求差感知——可预判三屯内一周紧缺趋势】
杨靖差点把铅笔啃了,他赶紧翻系统说明——这功能可太妙了!
明儿就能知道李家沟是不是缺煤油,赵家屯是不是少肥皂,比蹲在村口打听还快。
初四清晨,小石头裹着他奶奶的灰布棉袍,背着山菌和兔皮出了屯。
杨靖往他兜里塞了把炒黄豆:到李家沟老槐树下等,有人来换就说山菌换火柴,别跟人瞎唠。小石头咬着黄豆直点头,活像只鼓着腮帮的花栗鼠。
杨靖自己则和王念慈在晒谷场支起口小铁锅,煮了锅野菜面糊。
孩子们闻着香味围过来,二丫踮着脚扒锅沿:靖哥,我能喝不?
能啊。杨靖舀了碗递过去,拿东西换就行——俩土豆换一碗,三个鸡蛋换两碗,山核桃也成。他冲王念慈使眼色,她憋着笑在本子上记:二丫用半块冻豆腐换一碗。
大栓子儿子举着碗跑过来:我爸拿两个鸡蛋换的!老杆子蹲在碾盘上抽烟,烟锅子在雪地里戳出个小坑。
他盯着杨靖忙活,突然哼了声:这小子...比当兵的还会迂回包抄
傍晚小石头溜回来时,棉袍里鼓鼓囊囊。
杨靖把他拽进柴房,就见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半斤细粮票,还有十盒火柴,火柴盒上印着松江火柴厂的红标。
李沟的刘叔说,这票是他闺女出嫁时攒的。小石头冻得直搓手,他还说下回换盐,让咱多带点兔皮。
杨靖刚要笑,王念慈突然从门外闪进来,拽着他往屋里跑:马主任的人来屯里了!她关紧门,窗外传来张大山的声音:赵德柱,你可别胡说!
咱屯谁吃白面了?
过年吃白面杨靖把粮票塞进墙缝里,念慈,咱得换个玩法了——票不能进屯,货得自己长腿。他吹灭油灯,窗外的雪光透进来,照见系统面板在黑暗中发出幽蓝的光。
远处村口,一道黑影蹲在老槐树下,雪地里印着深深的鞋印。
那人摸出张纸条塞进树洞里,纸条上歪歪扭扭写着:火柴两盒换盐,初九夜老地方见。
杨靖趴在窗台上望着村口,系统面板突然跳出新提示,蓝光把窗纸映得发亮——只是这提示的内容,得等初五清晨才看得真切了。
喜欢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