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北疆的雾层时,讲武堂的校场已经腾起一片热气。三百铁林军士兵列成三方阵,汉人的札甲泛着青灰,匈奴的皮甲映着棕褐,刀枪剑戟的锋芒穿过雾层,像一排待发的箭矢。
“刺杀!”李铮的喝令像块烧红的铁,砸进晨雾里。
前排士兵齐喝一声,长矛刺出,枪尖划破空气的锐响连成一片。汉人士兵的长矛稳如泰山——那是汉军的“戳刺术”,讲究腰马合一;匈奴士兵的长矛带着骑射的狠劲——那是草原的“猎鹰刺”,追求快准狠。两种风格揉在一起,倒像一片移动的荆棘丛,每一根刺都带着致命的温度。
“收!”李铮挥手,士兵们唰地收枪,枪杆撞在甲胄上,发出整齐的脆响。他走到队列前,指尖抚过一个匈奴士兵的长矛——矛杆是汉人的柘木,坚韧不易折;矛尖是灌钢法炼的,泛着幽蓝的光,“阿木勒,昨天教你的‘刺喉’招数,再练十遍。”
阿木勒脸一红,攥紧长矛:“将军,我刚才刺偏了。”
“不是偏,是腕力不够。”李铮接过长矛,扎成马步,“看,手腕要像弓弦,绷住,刺的时候要快,像鹰扑兔子。”他猛地刺出,矛尖划破晨雾,扎进前面的草人咽喉,“再来。”
阿木勒学着他的样子,刺了十遍,最后一遍终于刺中。李铮点头:“不错,明天教你‘挑枪’,对付骑兵的马腿。”
旁边的汉人士兵张安笑着说:“将军,阿木勒的骑射比我强,我昨天跟他学拉弓,胳膊酸了三天。”
阿木勒挠头:“张哥的阵法比我强,上次演练‘虎翼阵’,要是没有你帮我守盾墙,我早就被‘敌人’冲散了。”
李铮笑了:“这才像铁林军的兄弟——汉人会的,匈奴人要学;匈奴人会的,汉人也要学。等你们把对方的本事都学到手,伊稚斜的大军来了,咱们就像老虎的爪子,一抓就破他的阵。”
这时,稽粥从校场门口跑过来,手里拿着个锦盒:“将军,长安来的监军到了,在帐外等着,说是陛下派来的苏文公公。”
李铮的笑容收了收,把长矛递给阿木勒:“让他进来。”
苏文的身影出现在校场门口时,晨雾刚好散了些。他穿着绣金的宦官服,腰间挂着个翡翠坠子,手里的拂尘沾着些长安的脂粉气,与北疆的粗粝格格不入。扫过队列里的匈奴士兵,他的嘴角扯出个冷笑:“李将军,这就是你说的‘铁林军’?怎么混了这么多胡人?”
李铮拱了拱手:“苏公公,这些都是归附的匈奴部众,愿意跟着我守北疆。他们的骑射本事比汉人强,正好补充我军的骑兵。”
苏文走到一个匈奴士兵面前,用拂尘挑了挑他的皮甲:“皮甲挡得住汉军的强弩吗?要是打起仗来,这些胡人反戈一击,你担得起责任吗?”
那个匈奴士兵是呼韩邪的弟弟阿吉,他攥紧腰间的环首刀——那是李铮赏给他的,刀身用灌钢法炼的,刻着狼纹,“公公,我阿爸是被伊稚斜杀死的,我娘是饿死的,要是没有将军,我早就变成草原上的饿狼了。我不会反,我要跟着将军杀伊稚斜,守北疆!”
周围的匈奴士兵齐声喊:“对!我们不会反!我们要守北疆!”
苏文的脸僵了僵,转身对李铮说:“陛下让我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以夷制夷’。要是出了岔子,你这个镇北将军,可就当到头了。”
李铮点头:“苏公公要是愿意,不妨跟我去看看铁林军的训练,还有我们的新战术。”
校场另一边,二十名具装突骑列成纵队,马身上裹着札甲,士兵穿着明光甲,手里拿着长戟。李铮下令:“冲!”
突骑们催动战马,像一排移动的城墙,撞向前面的木栅栏。栅栏被撞得粉碎,突骑们勒住马,转身回来,马镫发出清脆的响声。苏文眯起眼睛:“这些马具是怎么回事?以前的马鞍没有这么高,镫子也只有一个。”
李铮拿起一个双镫:“这是我们改良的,高桥马鞍能固定骑手的身体,双镫能让骑手更稳,挥戟的时候不用夹着肚子,力气能多出三成。上次和伊稚斜的射雕者交手,我们的突骑一冲,就把他们的阵型冲散了。”
苏文接过镫子,摸了摸边缘的弧度:“倒像是胡人用的东西。”
“是胡人的本事,加上汉人的手艺。”李铮说,“匈奴人擅长养马,汉人擅长打铁,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的马具比匈奴的更结实,比汉军的更适用。”
接下来是轻骑游射的训练。五十名轻骑列成散阵,手里拿着复合弓,箭头是汉军的三棱箭。李铮下令:“射!”
轻骑们拉弓射箭,箭矢像暴雨一样,射中前面的草人,每个草人的咽喉都插着一支箭。苏文挑了挑眉:“胡人的骑射果然厉害,但要是没有纪律,就是一群散兵。”
李铮指着队列里的汉人军官:“那是张猛,以前是汉军的百夫长,现在管着这队轻骑。他教胡人士兵汉军的纪律,胡人士兵教他骑射。你看,他们配合得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