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瑶,你们回来了,怎么样?”方正问道。
汉子平日里总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可现在,脸上的汗珠证明着他心中的焦急,这可是关乎到今后小茶馆命运的时刻。
“成了,老爷子答应了。”林瑶高兴地说。
“呼~”方正长舒了一口气。
“具体是怎么回事?”方正又问道。
林瑶原原本本把今天一上午的经历告诉了方正。
方正听完也不禁暗暗感叹道“原来郑将军是这样一个人。”
“那现在怎么办?”方正转头问向正在涂涂改改的吴薏仁。
吴薏仁停下了笔,郑重道:“咱们计划的第一阶段,打响名声,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一大半了,等下午我再去一趟成王府,这事基本上就成了。”
“现在我开始布置计划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我前几天提到的,让我们店,从服务广向服务精转变的具体实施方案。”
“林姐,我们欠那个朱胖子的本金以及店里能用的资金还有多少。”
“我爹和朱胖子定下借据是一个为期四年的借据,本金是五百两银子,每月月息是十两银子,前两年店里的月收入在十两银子到十五两银子之间,每月还完月息基本就不剩下多少了,这点钱还得维持我和方叔的日常开支。”
“今年开始,自从郑老爷子来了以后,店里的生意有了挺大的起色,每个月能有个将近二十五两到三十两的收入,进京的学子们来后,还能多个五到十两的收入,你等一等,我算一算,嗯,我们店里现在还有一百零三银子和三百文铜钱。”林瑶的快速打着算盘道。
“一百多两,嗯,比我想的还多,这些钱绰绰有余了,林姐,方叔,你们听听我的打算。”吴薏仁又拿起笔,在另一张纸上算到。
“我们就算能招揽到顾客,店里就五张桌子,就算天天客满,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就能赚到五十到七十两银子,这些钱远远不够五百两的本金加上这个月的月息,也就是五百一十两银子。”
“而且如果当客人们来的时候,店里总是没有空位,久而久之,就会流失大量的客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把被动的桌子少,变为主动的每天只服务那么多人。”吴薏仁滔滔不绝道。
方正和林瑶听得一脸茫然。
“咳咳,简单来说,就是饥饿营销,我们每天只营业四个时辰,并且每个时辰只接待五桌客人,每桌最多能坐四位客人,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只接待八十位客人,客人们要想来,得提前一天到我们这预定,每个客人不仅要付茶钱和面钱,还要交入场费。”
“要让这八十个人觉得,自己能到我们茶馆喝茶用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
“茶点和面也要改变,方叔你的手艺我是信得过的,但是我们的食材和茶叶不行,太便宜,这一百两的启动金我们拿来进购一些高端的,奢侈的食材,进不了多少没关系,先进个两三天的量,然后再拿这几天的利润去进货,可持续供给。”
“还要交入场费?这样一来,来店里的客人们能同意吗?”林瑶问出了自己的担忧。
“林姐,我们得弄清楚一个概念,我们要服务的人群,是一群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他们是不会在意钱花的多不多的,他们只在意,花的值不值,能不能让他们觉得,这钱花的爽。”
“而我们要带给他们的,就是这种这钱花的真安逸的感觉。”
“好了,两位还有什么疑问?”吴薏仁问。
“没了,你说的意思我们大致了解了,现在,我们怎么做?”林瑶问。
“我先去一趟书局,林姐,你和方叔去进购明天开店要用的食材,等我带着好消息回来吧!”吴薏仁给刚才记录的郑老爷子的话“润色”了一番,站起身道。
“好的,那我们出发吧。”林瑶答道。
……
“书局,书局,嗯!找到了。”吴薏仁走在街上,寻找着。
梁国文化氛围浓厚,一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梁国拥有活字印刷的技术。
据说,是百十年前,一位伟大的诗人亲自研发制作,并加以推广的,这位诗人留下的诸多文章和诗篇,到今天为止,依旧被人们学习传颂,被奉为一代经典。
没错,这位诗人就是那个剽窃了许多大家的“佚名”。
“喂喂喂!哈基名,你这家伙,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把活字印刷弄出来了吗?”吴薏仁嘀咕道。
“不过这次,算你干点了实事。”
活字印刷的出现,极大推动了这个世界的教育发展,书籍不再是只有上层世家们掌控的资源,寒门子弟,平民百姓也有了读书上学的权利。
时至今日,读书认字的比例比起百年前,翻了三倍还不止。
就连街边卖菜的大娘也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了。
原主吴耀祖能去上学的原因也来于此,即使是小乡村里的农户,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识文断字,考取功名,摆脱农家郎的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人修真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人修真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