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知道怎么做就好,记住,事情动静弄得大一点,让广大百姓知道。”郑浩又嘱咐了一句。
陶江领命退下,心里不由得苦涩不已,这下子把礼部侍郎也得罪了,自家闺女还得嫁给一个卖花的,真是造孽啊!
看着离去的陶江,郑浩想起了父皇教导自己的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郑浩一开始不理解,可随着自己当上了皇帝,才明白这句话里的大智慧。
打仗时的军人是从人民中来的,朝中的诸多官员是从人民中来的。
就连自己每天吃的饭不也是人民做的吗?
郑浩成为皇帝后的诸多改革就是为了牢牢抓住人心。
现如今整个梁国的绝大多数百姓才会如此拥戴他。
就拿万寿节举例,以前的皇帝过万寿节,可没有那么多人自发上街,为陛下祈福。
所以,他决不能容忍这样挑起和人民间的矛盾的行为。
好在陶江也不是蠢货,明白了他的意思,下去弥补去了。
朕浩揉了揉眉心,一阵头痛,这个吴薏仁是真能给他找麻烦。
随手弄出一个报纸就要他熬夜给吴薏仁擦屁股,收拾烂摊子。
前两桩事算是解决了,可这第三件怎么办呢?
如果说人们是国家的根基,那这些皇亲国戚,高官贵胄家族就是国家运转的执行者。
一条条政令的发布,一件件改革的实行,都需要这些家族去完成。
眼下,这和泉时报的文章算是得罪了整个和泉贵胄家族的当家人了。
试问哪一个大家族的家主不独裁,难道家主做一个决定要去征求所有家族成员的同意吗?
这是传承千年的传统,绝非一篇文章能撼动的。
就连他郑浩自己,不也是一个独裁主义的人吗?他一定想做的事,可不会因为大臣的反对而停止。
从这方面说,这篇文章把自己这个当今圣上也骂了。
但郑浩不会计较,因为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帝王。”反正他是这样想的。
“可那些个老顽固们见到这篇文章会怎么想,他们可不像朕这么大度。”
“要是他们对吴薏仁那小子出手怎么办?”
“罢了罢了?谁叫朕亏欠他二百四十条命呢?就救你一回吧。”
“正好明天要开朝会,在朝会上隐晦提上一嘴你吴薏仁是朕的人吧。”
“那些个王公大臣最爱揣度朕的意思了,应该能明白朕想说什么吧。”
“实在不行,就当众告诉他们,这天下报社是朕罩着的,都把招子放亮点。”
“不行,不行,这么说像是地痞流氓。”
“至少不能当众说。”郑浩的内心活动很多。
“小祥子。”郑浩又喊道。
小祥子表面微笑,实则想着“陛下唉,这么晚了,您快去歇息吧,这一趟趟的,折腾谁呢?”
“你去找人通知三品以上的大员,和他们说这天下报社是朕罩着的,叫他们和自己的下属都安分一点。”郑浩吩咐道。
小祥子不可置信地想着“陛下,您没事吧?这大晚上的让我们去人家府上说这么一句,我们不是找抽呢嘛,虽说他们也不敢真抽。”
但表面上只能领命道:“是。”
郑浩可算是心满意足了,三件事都解决了,对吴薏仁的亏欠也还了,快哉快哉!
……
这一夜,罗册街上的官员们彻夜难眠。
他们被从被窝里叫起来时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
是齐国打过来了,还是陛下驾崩了。
结果是一个个公公对他们说了这么莫名其妙的一句话。
看过报纸的官员一脸懵,这文章又没有指名道姓点着我的脑门骂,我报复这报社干嘛?
没看过报社的官员更是一脸懵,什么天下报社,我们要安分什么?
但还是遵从陛下的旨意,让家里的小厮去下属家里挨个通知一遍。
自己睡不成,你们也别睡。
明天早上朝会,不能就自己顶着熊猫眼啊。
……
喜欢一人修真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人修真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