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会,赵佶并未返回福宁殿,而是径直摆驾枢密院。这座执掌天下兵机要务的衙署,此刻在他眼中,便是未来北伐燕云的神经中枢,必须进行一场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的改造。
在枢密院正堂,他屏退闲杂人等,只留下知枢密院事吴敏、同知枢密院事王麟、兵部尚书宇文虚中,以及被紧急传召入宫的权知殿前司公事种师中。御前侍卫于堂外严密把守,气氛肃然。
赵佶没有过多寒暄,直接从袖中取出一份墨迹未干的章程,摊于案上。几人凝神望去,只见抬头赫然写着《北征行营参谋司规制》。
“北伐燕云,非比寻常边衅,乃举国之战。以往枢密院与前线将帅之间,文书往来,层层转递,遇事磋商,效率低下,已不合时宜。”赵佶开门见山,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意已决,于枢密院之下,仿三省六部之制,特设‘北征行营参谋司’!”
他目光扫过面前四位重臣:“此司,暂不设长官,由尔等四人——吴敏、王麟、宇文虚中、种师中,共同参赞军务,直接对朕负责!凡北伐一应谋划、调度,皆由此司出, 不走寻常枢密流程,以求高效!”
四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震。此司之权,可谓极重,直接架空了枢密院部分传统职能,更是将军事决策的核心圈缩小到了这五人之内。
赵佶不待他们细想,便开始一条条阐述具体架构:
“参谋司下设四曹,各司其职,如同臂指。”他指向章程,“一曰‘情报曹’,专司汇总、分析皇城司、边军斥候、乃至敌方降虏所获一切关于辽、金及燕云之地军情,绘制精细舆图,研判敌军动向、兵力部署、粮草囤积。此曹,由宇文虚中兼领,你兵部职方司之人手,尽数并入,皇城司北地情报,亦需优先呈送此曹!”
宇文虚中肃然领命:“臣遵旨!必使敌军动向,尽在陛下掌握!”
“二曰‘作战曹’,”赵佶继续道,“依据情报曹所供,拟定具体进军路线、分进合击之策、攻城拔寨之方略、各军兵力配置协同之计划。此乃北伐之‘大脑’,由吴敏主理!”
吴敏深吸一口气,感到肩上担子沉重,躬身道:“臣必殚精竭虑,务求计划周详,算无遗策!”
“三曰‘辎重曹’,”赵佶看向王麟,“协同户部、工部、将作大营,统筹所有粮草、军械、甲胄、被服、药材之生产、转运、前沿囤积、分配事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线若断,满盘皆输!由王麟负责!”
王麟郑重应道:“臣明白!定保障大军供给,绝无后顾之忧!”
“四曰‘传令曹’,”最后,赵佶看向种师中,“精选通晓军事、忠诚可靠之低阶文武官员,组建独立、高效之传令系统。配备快马、信鸽,设定严密密码、交接规程,确保朕之旨意与参谋司军令,能迅速、准确、保密地送达前线各军,及各军之间亦能及时协同。此事关乎军令畅通,由种师中你推荐得力人选负责,务必可靠!”
种师中沉声道:“陛下放心,殿前司中亦有精通文墨、熟知军务之忠勇之士,臣即刻遴选,组建此曹!”
“好!”赵佶合上章程,“架构即定,尔等即刻着手搭建,人员、场地,枢密院内优先调配,若有需求,直报于朕。十日内,朕要看到此司初步运转起来!”
“臣等领旨!”四人齐声应命,心中既感责任重大,又有一股参与创造历史的兴奋。
然而,任何触及权力与利益格局的变革,都不可能风平浪静。皇帝先是设立龙骧、振武新军,由折彦质、王禀等并非顶尖将门出身者执掌,已让他们感到不安。现在更是直接在枢密院弄出个什么“参谋司”,将吴敏、宇文虚中等文臣,乃至种师中这个虽然也是宿将但更多代表“皇权直属”的殿前司首领抬到如此高位,负责核心军务策划,而他们这些传统将门代表却被排除在外!因此一场暗流已在旧的军事既得利益集团中开始涌动。
汴京,一座奢华府邸内。数位身着常服,但眉宇间难掩悍勇之气的将领围坐一堂,气氛沉闷。为首者,乃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郭邈。他出身将门,其家族在侍卫马军司、步军司中亦有势力。
“哼!‘北征行营参谋司’?好大的名头!” 一名在侍卫马军司担任都虞候的将领接口道:“打仗,靠的是我等将士在阵前一刀一枪拼杀!如今倒好,几个文人坐在汴京城里,靠着几张地图、几份情报,就想指挥千军万马?还要组建什么独立传令系统?这是信不过我们这些老家伙吗?”
“陛下锐意北伐,自是好事。然,此番调兵,永兴军路、秦风路乃至各地厢军精锐皆被抽调,却让我殿前司诸军留守汴京,或仅作为后续预备。种师中那老儿,仗着整顿禁军有功,又得陛下信重,这‘北征行营参谋司’竟有他一席之地,我等却……”一名将领愤愤不平地抱怨道。
另一人接口道:“还有那龙骧军、振武军,不过是新立之军,仗着陛下偏爱,得了多少新式军械、千里眼?如今风头全让他们出了!我等宿将,反倒要靠边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宋骑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宋骑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