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源既然能知道窃诗魂的存在,那他也应该知道献祭与窃诗魂交易的后果。
现在的陈思源,已是一个走在黄泉路上的活死人。
宋雪凝通过忘忧斋的各路客人,持续关注着陈思源的现状。
自《登高赋》之后,陈思源的才华便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时常出入京城各大文会,每每出手吟诗作赋,必是惊艳四座时而挥毫泼墨,作出气吞山河的边塞诗,引得武将们拍案叫绝。
时而低吟浅唱,谱出婉约动人的江南小调,让闺中少女们闻之心碎。
接着他的作品就会广为传唱。
他的名声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很快便传到了宫中。
半月后,一道圣旨下来,更是将他的人生推向了顶峰。
原来是太子殿下听闻其才名,特召其入东宫,当面试其才学。
那一日,陈思源身着崭新的官服,走进了富丽堂皇的东宫。
面对储君的考校,他对答如流,即兴作出一首《咏麟赋》。
此诗引经据典,气象万千。
太子开心至极,立刻请奏圣上,点他为东宫侍讲。
东宫侍讲虽非高官,却是储君之师,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清贵之职,更是通往权力中枢的青云梯。
消息传出,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
陈思源,这个数月前还在为一碗肉臊面发愁的穷秀才,如今一步登天。
然而对陈思源来说,光芒有多耀眼,阴影就有多阴森。
喜欢忘忧斋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忘忧斋异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