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气氛肃穆。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大明朝最顶尖的一文一武,分列两侧,神情皆是有些凝重。
皇上半夜急召,必有大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没有一句废话。
御座之上,朱元璋的脸色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拿起御案上的一方沉重砚台,又拈起一张轻飘飘的宣纸。
他站起身,走到四人面前。
“你们看好了。”
话音未落,他双臂张开,在同一高度,同时松手!
砚台“咚”的一声闷响,重重砸在金砖上。
而那张宣纸,却晃晃悠悠,如同无骨的蝴蝶,慢了数息才飘然落地。
徐达和常遇春两个武将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啥意思?
皇上大半夜不睡觉,把俺们叫来看这个?
李善长与刘伯温却同时皱起了眉头,他们隐约感觉到,陛下此举,必有深意。
“为何砚台先落,而宣纸后落?”
朱元璋的声音平淡,却仿佛带着某种奇特的魔力。
“回陛下,”李善长思忖片刻,躬身答道,“此乃万物之常理,重者速坠,轻者缓落。”
这是三岁小儿都懂的道理。
“是吗?”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他俯身捡起那张宣纸,将其揉成一个紧实的纸团。
而后,他再次举起砚台和纸团。
松手!
“咚!”
“啪!”
这一次,两样东西落地的声音,几乎在同一瞬间响起!
什么?!
李善长和刘伯温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的从容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震惊!
徐达和常遇春也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终于看出了些门道。
“这……这又是为何?”朱元璋的目光扫过四人惊骇的脸庞,一字一句地问道。
殿内死寂。
无人能答。
这简单的一幕,却如同天雷,彻底颠覆了他们数十年来的认知!
“咱告诉你们,这就是‘格物’。”
朱元璋缓缓吐出两个字,声音不大,却震得四人耳膜嗡嗡作响。
“格物?”刘伯温失声喃喃
他自然知道这个词,但此刻,结合朱元璋刚才的演示,让他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朱元璋将朱标信中的内容,择其要点,缓缓道出。
随着他的讲述,四位重臣的表情,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武将,对什么“万物至理”兴趣不大。
常遇春更是听得昏昏欲睡。
可当他们听到“亩产翻番”、“火铳射程多百步”、“精钢坚固数倍”时,两人的眼睛瞬间亮了!
亮得像两只饿狼!
“陛下!”
常遇春一步跨出,激动得满脸通红:
“俺听不懂什么格物致知!”
“俺就问一句,这玩意儿,真能让咱们的火铳打得更远,炮弹炸得更响?”
朱元璋看着他,重重点头。
“格物,便是穷究万物之理!”
“‘千里窥天镜’,你们亲手用过了。”
“‘火囊云霄辇’,过几天也要展示。”
“这两件‘仙器’,皆是出自此道!”
轰!
徐达和常遇春瞬间呼吸急促起来,眼神彻底变了!
他们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听懂了这两个字——“仙器”!
“陛下!”徐达一步踏出,声如洪钟,“只要能造出那些仙器,别说‘格物’,就算叫‘啃树皮’,我也第一个学!”
“对!”常遇春瓮声瓮气地附和,“有了那千里眼,鞑子的骑兵在哪儿放屁俺们都看得见!俺老常这条命,就是‘格物’的!”
两个军人的表态,直白而有力。
而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位当世大儒,此刻却像是被扼住了喉咙,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到的,是比“仙器”更可怕的东西。
那是一种全新的,足以与圣人学说相抗衡,甚至……取而代之的煌煌大道!
许久,刘伯温才从剧烈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他猛地抬头,声音都有些颤抖。
“陛下……此等经天纬地之学,莫非……莫非是大皇子殿下的那位先生所创?”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元璋身上。
这是唯一的解释!
然而,朱元璋却只是淡淡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傲然。
“非也!”
他缓缓踱回御座,龙袍一甩,重重坐下,目光如电,扫视四人。
“此道,是咱,于梦中得天所授,悟出来的。”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心中感叹:
李先生啊李先生……
你可真是咱肚子里的蛔虫。
就算你不说,咱肯定也会把这“格物”说成是咱自己悟出来的。
整个内殿,瞬间落针可闻。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四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动不动。
他们能做到位极人臣,都是何等聪明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20xs.org)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