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看到那几个土疙瘩,也是一愣。
他仔细端详了半天,记忆里使劲地搜索,最终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回父皇,儿臣……亦不认得。大哥曾经和我说过很多奇花异草,但大部分实物,儿臣从未见过。”
这下,朱元璋心里的疑云,已经浓得快要滴出水来了。
他拿起一个土疙瘩,入手沉甸甸的。
他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一股子土腥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植物清香。
然后,他做了一个让几个禁卫眼皮直跳的动作。
他从腰间摸出一把随身的小刀,撬开一小块,然后……直接扔进了嘴里!
“皇上!”几个禁卫大惊失色。
这来路不明的东西,万一有毒怎么办?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他闭上眼睛,仔细地咀嚼着。
那块生的“土疙瘩”,入口的感觉很奇特。
硬,脆,多汁。
味道谈不上好,有一点点清甜,但更多的是那股子土腥味和生涩感。
跟“好吃”两个字,完全不沾边。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眼神里的困惑与怀疑,几乎要溢出来了。
就这?
就这玩意儿,也配叫“可安天下”?
先生啊先生,您这次,莫不是也叫人给蒙骗了?
就在这父子二人相对无言,气氛尴尬到极点的时候。
殿外,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江宁县,紧急信函!”
又一个密探,风尘仆仆地冲了进来,呈上了一封火漆密封的信。
朱元璋心中一动,他挥退了所有人,偌大的乾清宫里,只剩下他和朱标父子二人。
然后才拆开信封。
这一次,是常遇春的亲笔信。
信上的内容,比之前那张纸条详细得多。
前面是描述了他们如何见到了“鬼船”,如何被先生用“竹蜻蜓”解释了“螺旋桨”的原理,朱元璋看得是啧啧称奇,心驰神往。
可当他看到信的后半段时,他的呼吸,猛地停滞了。
信上写道:
“……先生言,此物名为‘番薯’,乃王德发冒死从海外吕宋寻回。”
这就是“番薯”!
几个月前,先生说过,海外有玉米、土豆、番薯这三种“神物”!没想到……
先生已经找回来了!
“其状不扬,其用惊天!”
“先生亲言,此物不挑地,不挑时,三四个月即可成熟,最要紧者……”
“亩产……”
“数千斤!”
轰!!!!
“亩产数千斤”这五个字,就像一道九天神雷,毫无征兆地,狠狠劈在了朱元璋的天灵盖上!
“哐当!”
御案上的一摞奏折,被他失控的手臂扫落在地。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又在下一秒涌起一股骇人的潮红!
他双目圆瞪,眼珠子里布满了血丝,死死地盯着信纸上那五个字。
浑身,都在无法抑制地剧烈颤抖!
“亩产数千斤……”
他嘴里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几个月前,他确实听李先生讲过这件事。
可当时,根本没见到实物!
心中也当这是先生夸张的说法,
就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手可摘星辰”,读书人不是经常用这种夸张手法吗?
但经过几次相处,朱元璋明白,李去疾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人!
他既然说亩产上千斤,那就肯定有!
朱标被自己父皇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扶住他:“父皇!您怎么了?”
朱元璋一把推开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
他一生的经验,他作为农民的本能,他脑子里所有关于农耕的常识,都在这一刻,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
假的!
是假的!
这是弥天大谎!
这是在把他朱重八当三岁小儿戏耍!
亩产数千斤是什么概念?
他比谁都清楚!如今的大明,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上等的水田,请最好的老农伺候着,一亩地能有个两石、三石的收成,那就得烧高香,祭祖宗了!
三石,换算过来,也不过三四百斤!
这,就是这个时代农业水平的极限!是天花板!
你现在跟他说,有种东西,一亩地能产千斤?
你他娘的怎么不说地里能直接长出金元宝来?!
巨大的愤怒和被欺骗感,像火山一样在他胸中酝酿。
可……
可是……
说这话的人,是李先生啊!
朱元璋的内心,在这一刻,彻底分裂了。
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疯狂咆哮:
“相信李先生!先生无所不能!他说有,那就一定有!这天下,就没有先生办不到的事!”
另一个声音,那个来自濠州乡下,名叫朱重八的农民的灵魂,则在用尽全身力气反驳:
“别信!这是骗局!是天底下最大的谎言!咱种了一辈子地,土地能产出多少,咱比谁都清楚!这是违背天理,违背祖宗的鬼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20xs.org)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