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大明朝最至高无上的皇帝,会像个学生一样,向一个乡野间的“商人”请教?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对着李去疾恭恭敬敬地长揖。
对于众人震撼的表情,他并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
他知道,自己今天所说的这一切,不过是拾人牙慧,全都是大哥李去疾这三年来,潜移默化教给他的东西。
他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真正的“谪仙人”,是眼前这位谈笑间便可定国安邦的大哥。
朱标整理了一下衣冠,朝着李去疾深深一揖。
“大哥。”
他的声音无比诚恳,姿态放得极低。
“这只是我根据您教的道理,自己想的一些浅见,其中必然有许多疏漏谬误之处,还请大哥指正。”
这番姿态,让朱元璋看得暗暗点头。
嗯,咱标儿就是仁厚谦逊,不骄不躁,有储君之风!
李去疾看着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
“说得很好。”
这四个字,让朱标心中一松,也让朱元璋与有荣焉。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
李去疾却话锋一转,又缓缓地摇了摇头。
这一下点头,一下摇头的,把众人全给整不会了。
尤其是朱元璋,心里“咯噔”一下。
来了来了!先生这套路又来了!
只见李去疾看着众人不解的目光,叹了口气,缓缓开口。
“老二,你说的这套‘经济战争’,思路很对,手段也很高明。”
“但是……”
果然又是这个“但是”!
朱元璋的眼皮子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每次从李先生嘴里听到这个词,就意味着他刚刚被颠覆重建的世界观,又要面临一次惨无人道的强拆!
只听李去疾悠悠地说道:“你还是没抓住最根本的重点。”
朱标没有丝毫惊愕,继续谦逊求教,“大哥,哪里不对?”
李去疾看着他,反问道:“我问你,我们能用盐、茶、铁器去拿捏草原部落,其根本前提是什么?”
“前提是……”朱标思索片刻,答道,“前提是我们的国力比他们强盛!我们的军队比他们能打!能维护我们订下的规矩!”
“没错。”李去疾点点头,“可你能保证,大明能永远强盛下去吗?”
这个问题,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朱元璋和朱标的心上。
永远?
这世上,哪有什么永远?
强如汉唐,不也终有衰落的一天?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这是一个所有帝王都无法回避,却又不敢深思的终极问题。
“王朝更替,自有其周期。我们谁也无法保证大明永远对草原保持着绝对的武力压制和经济优势。”
李去疾的声音,精准地划开了那个最血淋淋的现实。
“一旦将来,大明国力衰退,军备废弛。你今天布下的‘经济战争’之局,会发生什么?”
“那些被我们用美酒丝绸腐蚀,看似变成了‘牧羊犬’的部落,会不会在一夜之间,重新变回饿狼?”
“他们会不会利用我们帮他们建立的贸易路线,反过来渗透我们?他们会不会在我们最虚弱的时候,狠狠地咬我们一口,将我们曾经施加在他们身上的一切,百倍千倍地奉还?”
嘶——
一番话,让在场所有人,从头皮凉到了脚后跟!
朱元璋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只想到了这法子有多狠,多妙,却没想过,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是一把双刃剑!
你强大的时候,它是你宰割别人的工具。
可一旦你衰弱了,它就会成为别人宰割你的利刃!
“那……那该如何是好?”朱棣急了,他第一次发现,原来打仗之外的事情,竟然可以这么复杂,这么凶险。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李去疾身上。
他们知道,先生既然指出了问题,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李去疾迎着众人的目光,淡淡一笑。
“所以,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光有‘雷霆手段’的武力战争,和‘杀人不见血’的经济战争,还远远不够。”
他顿了顿,缓缓吐出了一个让众人更加匪夷所思的词。
“我们还需要进行第三种战争。”
“文化战争。”
“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战争’!”
文化战争?
意识形态战争?
这几个字从李去疾嘴里吐出来,朱元璋父子几个,包括旁边的马皇后、常遇春,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懵了。
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茫然,不解,
以及一种“这是不是在忽悠我”的荒诞感。
文化?
这个他们懂。
不就是读书写字,之乎者也,孔孟之道嘛。
战争?
这个他们更懂了。就是你砍我一刀,我捅你一枪。
可你把这两个词儿捏一块,是几个意思?
难道是让秀才们扛着《论语》《孟子》,去跟草原上的蛮子辩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20xs.org)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