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缓缓睁开眼,出列一步,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陛下,李尚书忠勇,钱尚书、兵部侍郎所虑亦是实情。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
“其一,守疆卫土乃根本。当严令各边关,尤其沿海、沿边薄弱之处,增派兵力,加固城防,广布斥候,绝不能再给金国、匈奴等游骑可乘之机!守备不力者,严惩不贷!”
他目光似无意地扫过兵部诸人。
“其二,农为国本。当严令各地,不得因边事过度征调民力,务必确保春耕,以待秋实。唯有国中仓廪充实,方能谈得上御敌于国门之外。”他看向户部和工部。
“其三,”柳相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清河县代县令周平安,屡立奇功,此次又‘似有警觉’,挫败敌寇,其能可嘉。”
“然,清河商税新法推行,其县衙库银必丰。值此国用艰难之际,臣以为,当令清河县除留足日常运转所需外,将其库银大部,收归国库!以解燃眉之急!此乃能吏报国之举,亦为天下表率!”
图穷匕见!
柳相终究还是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周平安的命脉——钱!
他要釜底抽薪!断掉清河发展的根基!同时,也是试探皇帝对周平安的态度。
朝堂再次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龙椅上的乾合帝。
乾合帝面无表情,心中却是冷笑连连。
尸位素餐之辈!
渔阳关近千百姓的血还未冷,他们就在这朝堂之上,为了推诿、为了抢功、为了争利,吵得不可开交!
王御史的质问被无视,陈峰军报中的疑点被掩盖,真正的功臣周平安,却被柳相惦记着要掏空家底!
他看着柳相那张道貌岸然的脸,想起袖中那份密信里“清津县令钱守财”的字眼,一股冰冷的杀意在胸中翻腾。但此刻,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威压,瞬间压下了所有杂音:
“诸卿所奏,朕已知悉。”
“渔阳关惨案,百姓何辜?朕心甚痛!着吏部、兵部、刑部,会同监察司,详查此战始末及渔阳关失守之责!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绝不姑息!”
他特意点出了“监察司”,让柳相的眼角几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
“北伐之事,牵涉甚广,非旦夕可决。户部、兵部所虑亦是实情。暂缓。”
乾合帝一锤定音,断了主战派的念想。
“边防守备,确需加强。着兵部即刻拟定章程,增派精锐,加固险要,严密巡查!以免金国狗急跳墙,若再有此等疏漏,兵部上下,提头来见!”
兵部尚书李崇义等人冷汗涔涔,连忙躬身领命。
“至于清河县税银……”
乾合帝的目光落在柳相身上,停顿了一瞬,那目光深邃得让柳相心中一凛。
“周平安代掌清河,整饬吏治,推行新法,剿匪安民,又御敌有功,实乃干练能臣。值此艰难之际,更需地方稳固,以为朝廷屏障。”
乾合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回护之意。
“着令清河县,其税银上缴,按该县以往三年税银均数,上浮两成即可。余者,留于地方,用于抚恤伤亡、修葺城防、奖励有功、发展民生。此乃特例,不得攀比。”
以往三年均数?上浮两成?!
柳相瞳孔猛地一缩!清河县以往在李崇山治下是什么光景?税银能收上来几成?那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就算上浮两成,比起如今“燎原酒”、“琉璃镜”、“新商税”支撑下的清河库银,简直是九牛一毛!
皇帝这哪里是收税?分明是变相给周平安送钱!还堵住了悠悠众口!
好一个权衡!好一个回护!
柳相心中怒极,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能和其他大臣一起躬身:“陛下圣明!”
“退朝!”
乾合帝不再多言,拂袖起身,在赵德全的唱喏声中,大步转入后殿。
留下满朝心思各异、暗流汹涌的文武百官。
柳相缓缓直起身,望着皇帝消失的方向,又瞥了一眼舆图上那个小小的“清河”,宽大袖袍中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周平安,好一个周平安!
此子不除,必成心腹大患!
喜欢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