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的西安,秋意已深,风中带着河谷特有的清冽。
汉王行辕之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巨大的沙盘占据了议事厅的中央,墙壁上悬挂着新绘制的,标注着公路、铁路规划的详尽地图。
李信站在沙盘前,手指轻轻划过代表着山川河流的起伏模型。
他身后,大汉王朝的核心臣子与川、甘两省的封疆大吏肃然而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高速运转带来的紧迫感。
外交部主官徐文良上前一步,手中拿着一份卷宗。
“启禀汉王,科尔沁、巴林、扎鲁特、翁牛特、敖汉五部蒙古王公,已于昨日抵达西安。”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安静的厅堂内格外清晰。
“臣已与他们进行过初步会谈,五部首领皆表示,愿率部族归附我大汉,签署《归附盟约》。”
“他们承诺,愿听从汉军调遣,并按年纳贡,以助军资。”
李信从沙盘上收回手,转身看着徐文良。
“他们的诚意如何?”
“回汉王,据臣观察,五部确有诚意。”
徐文良回答。
“清廷势微,罗刹人又在北方步步紧逼,他们夹在中间,朝不保夕。归附我大汉,是他们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出路。”
“此外,他们也见识到了我大汉的军威与富庶,知晓何为大势所趋。”
“很好。”
李信微微颔首。
“你全权负责接待与谈判事宜,可以给他们一些优待,但底线不能破。凡归附者,其部族内部事务,我大汉暂不干涉,但兵权与外交之权,必须上交总院。”
“臣遵命。”
徐文良躬身退下。
李信的视线转向甘肃省长张启。
张启会意,立刻出列。
“启禀汉王,甘肃方面,农牧厅已在河西走廊开垦荒地两万亩,第一批三万斤土豆种薯已全部下种,长势喜人。”
“若无天灾,预计明年开春,可收获土豆至少一千五百万斤。”
“交通厅组织的五千民夫,配合交通部的工程队,兰州至凉州段的官道拓宽工程,已完成近半。”
“流民安置点,在总院民政部的大力支援下,伤寒疫情已得到控制,未曾蔓延。”
紧接着,四川省长岳升龙也上前一步。
“四川方面,成都至汉中的道路勘测,已在公路公司的协助下基本完成。沿线路障清理工作,正全力推进。”
“两省合计,目前已推广种植土豆超过五万亩。”
李信听着两人的汇报,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表情。
这几个月来,整个大汉治下,就如同一个被按下了快进键的庞大机器,所有人都被卷入这股建设的洪流之中。
交通部部长沈明接着汇报。
“汉王,西安至兰州的铁路勘测工作,已经完成。所有地形数据,都已汇总完毕,铁路总院正在进行最终的线路规划。”
“西安至成都的道路拓宽,路障清理也已结束,下一步便是铺设碎石路基。”
民政部副部长张济也上前补充。
“汉王,得益于医学院第一批毕业生的补充,目前陕、甘、川三省的流民医疗救助,覆盖率已达到九成以上。各地医棚累计救治的伤寒、风寒以及各类外伤流民,已超过五万人次。”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汇聚在这间议事厅内。
从民生到基建,从农业到医疗,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体系,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
陈敬之作为行政总院首府,最后做着总结。
“汉王,以西安为中枢的四级行政体系,已全面进入高效运转状态。政令自总院发出,半个时辰内,便可通过电报抵达省厅,再由省厅下达至市县。政务效率,较之过去,提升了何止三倍。”
“我大汉,已然蓄势待发。”
李信静静听完所有人的汇报,心中豪情涌动。
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大汉。
一个高效、务实、充满朝气的国家。
一个能够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集体。
……
与西安的热火朝天截然不同,千里之外的北京,正笼罩在一片深沉的暮气之中。
畅春园。
曾经的康熙最喜爱的园林,如今却显得萧瑟冷清。
康熙歪倒在暖榻上,华丽的龙袍皱成一团,身旁散落着几个东倒西歪的酒壶。
他的面色蜡黄,双眼浑浊,曾经睥睨天下的帝王之气,早已荡然无存。
一个老太监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将一份密报递上。
“皇上…科尔沁…科尔沁等五部蒙古王公,去了西安,向…向汉王称臣了。”
康熙的身体动了一下,他缓缓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珠转了半天,才聚焦在老太监的脸上。
他似乎没听清,又似乎是听清了但无法理解。
他伸出颤抖的手,拿过那份密报,看了许久。
忽然,他笑了起来,笑声嘶哑而凄凉。
“呵呵…呵呵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