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牛顿吐出了一个词。他指着自己画的草图,“用石棉搓成绳子,浸泡在油脂里,然后嵌入这个凹槽。当活塞运动时,石棉绳会因为自身的弹性而紧紧贴住气缸内壁,从而实现密封。”
王希和周围的工匠们听得两眼放光,这个思路是他们从未想过的。
“快!按牛顿先生的图纸,马上试制!”王希激动地对工匠们喊道。
接下来的一幕,让牛顿再次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这些华夏工匠的执行力,简直高得可怕。他们分工明确,有人立刻去仓库寻找石棉,有人开始按照图纸修改活塞,有人则在车床上重新加工气缸。整个工坊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地运转起来。
仅仅过了半天时间,一个全新的、带有石棉密封环的活塞气缸组件,就制作完成了。
当王希将它安装到蒸汽机模型上,点燃酒精灯,加热锅炉后,奇迹发生了。
蒸汽压力不断攀升,这一次,活塞与气缸的连接处,再也没有一丝蒸汽泄露出来。当压力达到临界点时,活塞“呼”的一声,被强劲地推动,带动飞轮飞速地旋转起来。整个模型的运转,比之前流畅了数倍,动力也明显强劲了许多。
成功了!
王希和工匠们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牛顿站在一旁,看着那飞速旋转的飞轮,内心却比任何人都要激动。他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一个想法得到了验证,更让他感到震撼的是,在这里,一个科学理论,可以在半天之内,就转化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种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的强大能力,是他在英国的皇家学会,甚至整个欧洲,都从未见过的。
他感觉到,自己不是在给一群工匠上课,而是在与一群同样追求真理的同行者,进行着最高效的合作。
临别前,李信将一本装订精美的册子,交到了牛顿的手中。
“牛顿先生,这是我们格物院成立以来,一些研究成果的汇编。不成体系,只是一些零散的笔记,不成敬意,还望先生不要嫌弃。”
牛顿接过册子,随手翻了翻。册子的标题是《格物院研究汇编》。
他本以为里面记录的,会是像土豆种植技术、水泥配方这类实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固然有价值,但并不能真正触动他的内心。
然而,当他翻到册子的后半部分时,他的目光,瞬间被几行字死死地吸引住了。
那是一个章节的标题——《关于重力与物体加速度关系的初步探讨》。
牛顿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翻开这一页,里面的内容,是用一种笔记的形式记录的。上面用数学公式和思想实验,推导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探讨了万有引力的可能性,甚至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些……这些正是他近年来一直在苦苦思索,却始终未能完全理清的念头!
这本汇编里的笔记,虽然还很粗糙,甚至有些地方的推导过程存在瑕疵,但其核心思想,与他脑海中那个伟大的理论框架,不谋而合!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想得还要更深远一步!
“这……这是谁写的?”牛顿的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李信只是神秘地笑了笑:“格物院里,一个对星空和世界运行规律充满好奇的无名小卒罢了。”
他当然不会告诉牛顿,这些笔记,是他凭借后世的记忆,整理出来的简化版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核心思想。他要的,就是给牛顿一个“他乡遇知音”的巨大冲击。
牛顿捧着那本《汇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一页一页地往下翻,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痴迷。什么回国,什么皇家学会,在这一刻,都被他抛到了脑后。
他的整个灵魂,都被这本来自东方的神秘册子,给彻底吸了进去。
徐文良派来送他回馆驿的马车,在寒风中等了很久。直到深夜,牛顿才在侍从的再三提醒下,如梦初醒般地抬起头。
他紧紧地抱着那本《汇编》,仿佛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天文台。
李信站在山丘上,看着牛顿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知道,鱼儿已经咬钩了。而且,咬的是一个无法抗拒的死钩。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