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西安。
秋老虎的余威尚在,但格物院内却是一片清凉。新落成的“中英联合实验室”外,彩旗飘扬,人头攒动。
这是一座融合了中西风格的建筑,青砖灰瓦的飞檐下,是巨大的玻璃窗户,显得既古典又现代。
李信今天也亲临现场,出席落成仪式。他身边,站着头发花白但精神矍T铄的牛顿,以及格物院的总院正王希。
“汉王陛下,请看。”牛顿显得有些激动,他指着实验室内一个巨大的钢铁造物,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说道,“这就是我们和王院正的团队,合作改良的新式高压蒸汽机。”
那台蒸汽机比原有的型号要小巧一些,但结构更加复杂,管道密如蛛网。一名工匠拉动阀门,只听“嗤”的一声,高压蒸汽喷涌而出,巨大的飞轮开始缓缓转动,并且越来越快,发出的轰鸣声沉稳而有力。
“我们改进了锅炉的增压技术和活塞的密封性,”王希在一旁补充道,“使得蒸汽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根据我们的测试,如果将这台蒸汽机装在铁甲车上,最高时速可以达到二十里,比我们现有的型号,快了将近五里。”
“时速二十里?”李信眼睛一亮。
在战场上,速度就是生命,就是胜利的保障。时速快五里,这意味着汉军的铁甲部队将拥有更强的机动性和突击能力。
“好!太好了!”李信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牛顿先生,王院正,你们立了大功!我代表东北前线的将士们,感谢你们!”
他当即下令:“传令下去,格物院立即将此项技术交由兵工厂,不计成本,全力生产新式蒸汽机!所有新生产的蒸汽机,优先配备给即将开赴东北的部队!”
“是!”身后的官员立刻记录下来。
李信又转向牛顿和王希,郑重地说道:“为了支持你们的研究,我决定,从今年起,每年额外拨付十万两白银,作为联合实验室的专项研发经费!钱不够,随时可以再加!”
十万两白银!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可是一笔巨款,足以养活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一年。汉王竟然毫不犹豫地投给了这个实验室。
牛顿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他深深地向李信鞠了一躬:“陛下……您……您是科学真正的朋友!在大英,我从未见过如此慷慨和有远见的君主。我为我能来到华夏,为您工作,感到无比的荣幸!”
仪式结束后,牛顿单独找到了李信。
“陛下,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牛顿的表情十分严肃。
“先生请讲。”
“我发现,华夏有许多像王院正这样聪明的头脑,和无数勤劳能干的工匠。但是,华夏缺少一个系统性的科学体系。”牛顿斟酌着词句,“知识是零散的,不成体系,就很难产生颠覆性的突破,也无法大规模地培养人才。就像一盘散沙,虽然多,但捏不成拳头。”
李信闻言,陷入了沉思。牛顿的话,可谓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这些日子以来,他虽然大力扶持格物院,但更多的是关注具体的“术”,比如蒸汽机,后装炮。而牛顿提出的,是关乎“道”的层面。
“所以,我建议,在西安设立一所真正的‘格物学堂’。”牛顿继续说道,“学堂不应该仅仅是工匠的培训所,更应该是科学的殿堂。我们应该招收全华夏,乃至全世界最聪明的年轻人,系统地教授他们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只有打好了根基,才能建起万丈高楼。”
“好!”李信听完,猛地一拍大腿,当即拍板,“就这么办!我任命你,牛顿先生,为格物学堂的第一任总教习!王希,任副教习!学堂的选址、建设、招生,一切都由你们说了算!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牛顿没想到李信会如此果断,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陛下,我……我一定不负您的期望!”
他还提议,从欧洲邀请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学者来华夏任教。李信欣然同意,并立刻让徐文良的青蛇卫去办。尽管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从中作梗,百般阻挠,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汉王开出的优厚待遇和华夏对科学的尊重,还是吸引了十名学者,他们冲破阻力,辗转来到了西安。
牛顿看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同僚,心中对李信的感激又深了一层。他知道,自己留下来,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就在新式蒸汽机和格物学堂这两件大事尘埃落定之时,格物院的另一个部门,也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兵器司的工匠们,在缴获了沙俄的燧发枪后,经过数月的拆解、研究和改良,终于成功仿制并优化出了华夏自己的燧发枪。
在一个秘密的靶场里,一名叫孙有福的老工匠,正向李信和周大勇展示他们的成果。
“汉王,周将军,请看。”孙有福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支崭新的火枪。这支枪的枪身比沙俄的要长一些,枪管闪烁着暗蓝色的光泽,枪托的木料也更为考究,握感极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