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当西南的政务步入正轨之后,李信并没有在温柔乡里待太久,便启程返回了长安。
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他便召集了行政总院、国防部、外交部以及格物院的最高首脑,在议政殿内,召开了一场决定大华未来十年走向的最高战略会议。
巨大的世界地图,再次被挂在了墙壁的正中央。
“诸位,”李信开门见山,“云南已定,我大华内陆,已再无肘腋之患。现在,是时候抬起头,看看外面的世界,规划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他的手指,首先点在了地图的东北角。
“东北,赵猛的‘雪狼突击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干得不错。他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狼,把罗刹的补给线和哨所搅得鸡犬不宁。罗刹方面,因为后勤压力和持续的袭扰,已经无力南下。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外东北那片广袤的土地,还在他们手里。海兰泡、伯力那些地方死难同胞的血债,还没有偿还。”
他看向国防部长周大勇:“大勇,东北的决战,你打算什么时候打?”
周大勇出列,沉声回答:“陛下,通往盛京的铁路,预计在今年秋天就能全线贯通。届时,我们的粮草、弹药和重型攻城炮,就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臣以为,最佳的决战时机,是明年开春。趁着冰雪消融,但土地尚未完全泥泞之时,我军可兵分三路,直取雅克萨以东的罗刹核心据点。一举收复外东北全境!”
李信点了点头:“好,那就定在明年开春。林则,财政部要做好预算,确保东北战事万无一失。王希,格物院的重炮和改良型铁甲车,必须在入冬前,全部交付给赵猛。”
“臣遵旨!”林则和王希齐声应道。
接着,李信的手指移到了东边的倭国。
“倭国,徐文良的‘穷倭之策’,也初见成效。”李信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根据密报,萨摩藩的岛津家,在得到我们的第一批军火和资金后,已经起兵,以‘清君侧,讨伐奸臣佐藤’的名义,向江户进军。九州、四国的几个大名,也在观望,随时可能响应。德川幕府现在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根本没精力再管朝鲜的事了。”
徐文良出列补充道:“陛下,周将军的舰队,对倭国的海上封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倭国国内,米价飞涨,物产短缺,许多城市都发生了市民暴动。德川幕府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臣预计,不出一年,倭国内战将全面爆发。届时,我们可以扶持一个亲华的政权上台,与我大华签订新的《东亚和平条约》,彻底解决东顾之忧。”
“很好。”李信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让周大勇继续保持压力,但不要轻易介入他们的内战。我们要做的是裁判,而不是下场的球员。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出来收拾残局。”
解决了东北和倭国的问题,李信的目光,终于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那片蔚蓝色的海洋。
他的手指,从大华的海岸线,一路向南,划过宝岛,划过吕宋,最终,停在了马六甲海峡那个细长的咽喉上。
“我们的大华,不能永远是一个大陆国家。”李信的声音变得深沉而有力,“汉唐的辉煌,在于陆上的丝绸之路。而未来的世界,属于海洋。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贸易,控制了世界的未来。”
“之前,我们的海军,主要任务是近海防御,肃清海盗。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有了蒸汽战舰,有了可以远航的舰队。我们的目光,不能再局限于家门口这点地方。”
他看向海军的代表,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前清水师提督施琅。这位已经年过七旬的老将,自从归降大华后,焕发了第二春,将南方的舰队治理得井井有条。
“施琅。”李信喊道。
“臣在!”施琅精神矍铄地出列。
“朕问你,宝岛,什么时候能收回来?”
施琅激动得浑身一颤,他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太久了。他单膝跪地,大声说道:“陛下!臣已经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盘踞宝岛的郑氏残部,早已是强弩之末。唯一的麻烦,是荷兰人盘踞在南部的热兰遮城,他们有坚固的棱堡和‘盖伦’级战船。”
“臣的计划是,先以主力舰队,封锁热兰遮城,断其补给。再派小股舰队,在澎湖登陆,以为基地。然后,派人联络郑氏,许以高官厚禄,令其反正,与我军夹击荷兰人。同时,格物院研发的‘龙王雷’(水雷),可以布设在热兰遮城港口之外,困死其舰队。如此,不出三月,宝岛必可全境光复!”
“好!”李信将他扶起,“朕给你半年时间!朕要你在今年之内,让大华的龙旗,插在宝岛的每一寸土地上!钱、船、人,只要你开口,朕全力支持!”
“谢陛下!臣,万死不辞!”施琅老泪纵横。
“收复宝岛,只是第一步。”李信的目光,再次回到了地图上,“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这里——马六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