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代价是惨重的。灰烬之星能量近乎枯竭,屏障破碎,地脉受损。永恒林海多位长老意识受创,精神网络变得黯淡。逻辑编织者的透镜阵列过半损毁,云团规模缩小。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证明了同盟的力量,证明了“变量”集合体足以撼动“协议”的绝对秩序!
规则修正场在远处缓慢地重整旗鼓,但那股冰冷的意志中,首次流露出了一丝……“审视”与“警惕”?它不再将星火同盟视为可以随意抹除的虫子,而是开始将其看作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异常因素”。
星空中,悖论之星的光芒似乎微微闪烁了一下,那冰冷的意志中,玩味与期待的情绪更加明显。
伊莫瑞疲惫却坚定地望向星空深处,幸存的同盟成员们也通过各种方式交流着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
星火同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度过了第一次生死考验。火种不仅未灭,反而燃烧得更加炽热。前路依然黑暗漫长,但希望,已在伤痕累累的同盟心中,扎下了更深的根。真正的远征,现在才真正启航。
联合攻击的余波在星空间缓缓平息,如同暴风雨后逐渐平静的海面,但海面之下,却是暗流汹涌,以及劫后余生者沉重的喘息。规则修正场那被撕裂的伤口处,紊乱的规则乱流仍在肆虐,如同一个不断渗血的巨大创口,其扩张的势头被硬生生遏制,甚至出现了小幅度的收缩。然而,这“胜利”的代价,清晰地刻在每一个同盟成员疲惫而伤痕累累的“身躯”与“意识”之上。
灰烬之星的地表,原本流转着温和光晕的“生命屏障”此刻黯淡如风中残烛,多处区域呈现出不稳定的波纹,仿佛随时会彻底消散。地底深处传来沉闷的、如同受伤巨兽哀鸣般的轰鸣,那是过度抽取地脉能量导致的地质结构应力失衡。城市中,那些新生的、融合了生命科技的有机建筑表面,光泽晦暗,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枯萎的迹象。伊莫瑞执政官悬浮在微微震颤的核心基石上方,脸色苍白,水晶身躯上的裂纹似乎又加深了几分。他感受着星球传来的虚弱脉搏,心中没有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与紧迫感。这次攻击,几乎耗尽了星球积攒的最后元气。
“能量储备降至临界点以下百分之十五,地脉稳定系统需要至少三十个标准日的基础修复周期。规则壁垒发生器超载损毁超过百分之六十,短期内无法再次构建同等强度防御。”伊莎贝尔(本部)的汇报声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她的全息影像也比往常透明了许多。
永恒林海那边,精神层面的损耗更为直观。原本璀璨夺目的意识网络光芒明显黯淡,如同电力不足的灯带。几位参与构建“心灵迷障”的核心长老意识体陷入了深度的沉寂,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整个林海的精神波动都透着一股虚弱,那无边森林的沙沙低语也变得有气无力。通过灵能连接传来的意识碎片,充满了撕裂般的痛楚和深深的疲惫。
逻辑编织者的液态金属云团规模缩小了将近三分之一,损失了大量精密的能量聚焦透镜和逻辑核心单元。它们传来的数据流依旧冷静,但其中蕴含的运算复杂度明显下降,透着一股“元气大伤”后的滞涩感。“战术目标达成。规则修正场推进效率降低百分之十七点三,并检测到其底层协议出现短暂逻辑混乱。但对方自适应学习速率极高,此战术效果持续时间预计有限。需评估下一次攻击升级可能性。”
短暂的胜利喜悦,迅速被严峻的现实所取代。他们确实撼动了强大的敌人,但也彻底暴露了自身的存在和极限。下一次来袭的,绝不会是同样的手段。
“收集所有交战数据,尤其是规则修正场受到内部干扰时的能量特征和逻辑冲突模式。”伊莫瑞强打精神,下达指令,“逻辑编织者,全力分析‘变量奇点’对协议底层的影响机制,寻找可复制或放大的可能。林海长老,尝试与受创区域边缘尚存的生命印记建立微弱连接,监测规则修正场的修复过程与变化。我们必须利用这宝贵的喘息期,找到更有效的对抗方法,而不是坐等恢复。”
命令通过灵能通道和数据流传递出去。同盟各方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了更加艰难的分析与重建工作。这一次,合作中少了一些试探,多了一份基于共同经历的凝重与务实。逻辑编织者开始分享其受损的底层算法库,允许林海意识进行有限度的“情感逻辑”辅助分析,以弥补其纯理性推演的盲区。灰烬之星则开放了部分地脉能量的实时监测数据,供逻辑编织者构建更精确的星球能量模型,优化防御时的能量分配。
就在同盟忙于舔舐伤口、深化合作之际,星空中,那颗始终静默的悖论之星,其表面的旋转纹路再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似乎对这次“变量”联盟的初步表现……“基本满意”?那冰冷的意志中,首次分离出一丝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指向性明确的意念波动,如同黑暗中悄然射出的一支微光箭矢,精准地射向了灰烬之星的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网游之烬煌焚天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网游之烬煌焚天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