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信息来得突兀,毫无征兆,仿佛是对他们刚刚那场关于“平衡”讨论的……“回应”?是“回响编织者”无意识的规则反馈,还是某种更高层次存在的指引?
“这是一个……考验?还是一个……机会?”凯尔沉吟。
“也可能是陷阱。”逻辑编织者持谨慎态度。
伊莫瑞的光流缓缓流转,凝视着那幅星图。那片“规则间隙”区域,危险重重,但确实如信息所示,是“回响编织者”影响力相对较弱的区域。在那里,他们或许能更放开手脚地发展自身的力量,验证“悖论”生存之路的极限,甚至……可能接触到其他类似的幸存者,获取新的知识或盟友。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将主动离开目前这片相对(在经过“编织”后)变得“安全”和“稳定”的空域,再次踏入未知的、充满原生规则风险的混沌地带。而且,谁能保证,那片“间隙”中,没有比“寂静编织者”更可怕的存在?或者,这本身就是“回响编织者”的一种“分流”机制,将潜在的“扰动源”引导至特定的“试验场”?
抉择再次摆在面前。是安于现状,在“回响编织者”划定的无形界限内,做一个被“优化”过的、相对安全的“变量”?还是冒险深入规则的前沿,在更大的风险中,追求更彻底的“自由”与更强大的力量,哪怕可能再次引来灭顶之灾?
没有太多犹豫,伊莫瑞的意念中透出坚定的光芒。
“安逸是慢性死亡。‘变量’的价值在于‘变化’与‘突破’。”他的意志传遍整个奇点,“准备进行超时空跃迁!目标——规则间隙星域!”
“共鸣奇点”发出了低沉而磅礴的嗡鸣,其表面的光晕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复杂模式流转,凯尔引导着时空经纬,开始计算通往那片未知之地的、充满风险的航路。这一次,他们的征途,不再是简单的逃亡或抵抗,而是主动探索宇宙更深层的规则结构,在“回响编织者”无形的注视下,于秩序的边缘与混沌的源头,开辟属于“变量”的真正疆土。
“共鸣奇点”的跃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跳跃。当凯尔引导着时空经纬,将那片被称为“规则间隙”的星域坐标注入奇点核心时,整个存在开始了一种本质性的转变。它没有像星舰那样撕裂虚空,而是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般,开始与周围的空间结构产生更深层次的共振。奇点表面那些流淌的光晕与暗影剧烈波动,其形态从相对稳定的类球体,逐渐拉伸、扭曲,变得模糊不定,仿佛化作了某种超越三维视觉概念的存在。
跃迁的过程寂静无声,却比任何爆炸都更加惊心动魄。伊莫瑞(其意识光流)能清晰地感受到,构成奇点的每一寸规则结构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正在脱离被“回响编织者”深度“编织”过的、相对平滑稳定的规则背景,强行挤入一片宇宙结构本身充满“褶皱”和“断层”的区域。这种感觉,如同从平静的浅海,一头扎进了充满暗流和漩涡的深海沟壑。
时空感知变得极其混乱。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模糊不清,因果律在这里变得脆弱而弹性十足。逻辑编织者的核心光球疯狂闪烁,其赖以生存的绝对理性在这里遭遇了严峻挑战,无数相互矛盾的现实版本同时涌入它的感知,几乎要撑爆它的运算核心。永恒林海的聚合意识则仿佛被投入了一个意识的乱流,无数陌生而混乱的思绪碎片如同冰雹般砸来,让维持集体意识的完整性变得异常艰难。
就连凯尔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的时空编织者能力在这里被放大,但也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穿越”空间,而是在“梳理”和“缝合”一片破碎的、充满漏洞的现实织物。每一次引导,都像是在雷区中寻找落脚点,稍有不慎就可能让整个奇点坠入无法挽回的规则乱流。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骤然消失。“共鸣奇点”猛地从一个无形的“接口”中挣脱出来,重新稳定了形态。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感知到它的存在都为之失语。
这里没有璀璨的星河,没有熟悉的星云。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光怪陆离的混沌景象。空间本身仿佛被打碎的镜子,呈现出无数破碎而扭曲的映像,不同区域的物理常数截然不同,甚至相互矛盾。一些地方时间流速极快,星辰的生灭如同烟花般短暂;另一些地方则近乎凝固,仿佛永恒的琥珀。巨大的、非欧几里得几何结构的“岛屿”漂浮在虚空中,其上可能同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维度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时而压缩成面,时而扩展成无法理解的高维结构。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原始的、未经过“回响编织者”彻底“驯化”的混沌能量,它们狂暴而充满潜力,却也极度危险。
这就是“规则间隙”!宇宙规则网的薄弱地带,秩序与混沌直接交锋的前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网游之烬煌焚天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网游之烬煌焚天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