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上,一个不断变化的、由冰冷数据和规则线条构成的“虚空噬菌体”模型逐渐清晰。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或机械,更像是一个不断移动、不断扩张的“规则黑洞”。其核心是一个高度压缩的“熵增奇点”,不断释放出将有序规则强行分解、简化为绝对死寂状态的“信息熵波”。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其“身体”由被它吞噬和同化的规则残片构成,这些残片失去了所有活性和多样性,变成了单调、僵化的“逻辑化石”,如同病毒般吸附在噬菌体周围,既是它的铠甲,也是它扩大侵蚀的工具。
“攻击模式分析:主要依靠‘熵增波’进行范围性规则瓦解,同时能操控被同化的‘逻辑化石’构成临时结构进行物理或规则层面的冲击。防御模式:其核心‘熵增奇点’受到层层‘逻辑化石’保护,并且能快速将遭受的攻击能量转化为死寂规则,削弱打击效果。弱点推测:极度依赖其核心的稳定性,对高度无序、无法被其熵增逻辑快速处理的‘混沌变量’或‘悖论’攻击可能较为脆弱。”
逻辑编织者的分析冰冷而精确,但同时也指出了最大的难点:如何突破层层防御,攻击到那个位于死寂区域核心的“熵增奇点”?常规的能量攻击或物理冲击,很可能在途中就被转化为养料或无效化。
环境适应:在死寂中寻找生机
永恒林海的聚合意识则专注于应对“寂灭回响”区域那极端恶劣的环境。那里弥漫的“死寂规则”对生命灵能有着极强的压制和侵蚀作用,如同剧毒。林海长老们引导着灵能网络,开始进行极限环境模拟。他们尝试将灵能高度压缩、内敛,模拟植物种子在严冬中的蛰伏状态,以减少与环境的有害交互。同时,他们也在研究,能否利用灵能的“共生”与“转化”特性,在死寂规则中寻找极其微弱的、尚未被完全湮灭的“规则生机”的残渣,并将其作为临时的能量来源或信息媒介。这个过程如同在沙漠中寻找水滴,艰难而低效,但或许是持续作战的关键。
凯尔的任务最为关键也最危险——寻找通往“寂灭回响”核心的安全路径。他盘坐在奇点核心,额间的时钟印记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银光,将时空感知力延伸到极限。他不再仅仅观察空间的褶皱,而是深入感知规则层面的“纹理”和“流向”。“寂灭回响”区域的时空结构布满了陷阱:有些地方看似平静,实则隐藏着能瞬间将物质信息彻底抹除的“规则断层”;有些区域的时间流速混乱不堪,可能一步踏出便是千年流逝;更有一些地方,因果律完全颠倒,后果可能先于原因发生。
凯尔需要在这片规则的雷区中,绘制出一条相对稳定、能够避开最危险陷阱、并能有效隐藏奇点行踪的“潜行航道”。他的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额间甚至渗出了淡银色的汗珠,那是时空编织者血脉过度燃烧的征兆。
悖论之刃:锻造终极武器
伊莫瑞则统筹全局,并将核心放在如何将奇点的“悖论”特性,转化为足以击穿“虚空噬菌体”防御的利器上。单纯的秩序或混沌力量,都可能被对方的熵增逻辑克制或吸收。唯有“悖论”——那种同时蕴含秩序与混沌、存在与虚无的矛盾统一体——才有可能扰乱其核心的稳定。
他引导着奇点内部的能量,尝试进行一种极致的压缩和形态变化。不再是模拟某种具体的存在状态,而是试图将一股能量同时塑造成“高度有序的规则晶体”和“绝对无序的混沌旋涡”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并让这两种状态在极小的空间内达成一种不稳定的、随时可能爆发的“悖论平衡”。这如同将冰与火强行糅合在一起,制造出一触即发的爆炸物。这个过程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能量失控,反噬自身。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准备中飞速流逝。七个本地周期过去,各项准备工作陆续取得突破。
逻辑编织者成功定位了“虚空噬菌体”核心“熵增奇点”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发现其在吞噬规则残片后,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消化”期,期间其防御会出现一丝可乘之机。
林海长老们开发出了一种“灵能蛰伏”模式,能将灵能消耗降至最低,并初步掌握了从死寂规则中提取微弱“规则残响”的技巧。
凯尔呕心沥血,终于绘制出了一条蜿蜒曲折、但理论上可行的“潜行航道”,这条航道充分利用了区域内的规则皱褶和时空阴影,能最大程度地避开“虚空噬菌体”的感知和区域内的天然陷阱。
而伊莫瑞,在经历了数次险些导致小型规则崩溃的实验后,终于成功制造出了三枚不稳定的“悖论之种”。这些“种子”内部蕴含着极致的规则矛盾,一旦被引爆,将在局部区域内制造出短暂的、连“熵增逻辑”都无法迅速处理的规则混乱。
进军:死寂之地
第九个周期,行动开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网游之烬煌焚天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网游之烬煌焚天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