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华胥部落归来,云逸便将一部分心神,悄然投注在了那位承载天命、诞生时引动浩大异象的婴孩——伏羲身上。他并未直接现身干涉,深知圣皇成长,需历经磨砺,感悟天地自然,过多的庇护反会扼杀其潜能。他的关注,如同一个耐心的园丁,静默地观察着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只在必要时,才施以轻柔的引导。
华胥部落因伏羲降生而气运昌隆,风调雨顺,渔猎丰饶。伏羲自幼便展现出非凡之处,聪慧过人,举一反三,对周遭万物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他不像其他孩童般只知嬉闹,反而常常独自一人,静坐于雷泽畔,观察水流漩涡,仰望星空变幻,聆听风过林梢,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地上勾勒着难以理解的图案。
云逸隐于虚空,或借瑞霖巡游之便远远观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能看到,伏羲那小小的身躯内,灵性之光日益璀璨,与天地自然的共鸣也越发清晰。这是其先天神只本质与天命逐渐苏醒的征兆。
岁月流转,伏羲渐长,已成为华胥部落年轻一代中最出色的猎手与智者。他模仿蜘蛛结网,发明了渔网,大大提高了部落的渔获;他观察鸟兽足迹,改进了狩猎技巧与陷阱布置;他聆听风雨雷电之声,开始尝试总结规律,用以指导部落的农耕与出行。
然而,随着见识的增长,伏羲心中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他仰望星空,只觉得那日月星辰的运行看似杂乱,却又仿佛蕴含着某种至高的秩序;他俯瞰大地,山川河流的走向,生灵万物的生灭,似乎也遵循着某种无形的规律。他感觉有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天地万物,他能模糊地感知到它的存在,却始终无法看清它的脉络,更无从把握。
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成了伏羲成长道路上第一个重大的瓶颈。他变得沉默寡言,时常对着天空、大地、乃至一片落叶、一圈涟漪发呆,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思索。部落族人只觉他愈发深不可测,却不知其内心的困顿。
云逸知道,时机已至。强行灌输大道至理并非良策,唯有引导其自身去发现、去领悟,方能真正奠定其圣皇根基。
这一夜,月朗星稀,伏羲又一次独坐于雷泽畔的高崖上,望着倒映在平静湖面上的璀璨星河,心神沉浸在那浩瀚与神秘之中,直至疲惫入睡。
就在他沉入梦乡的刹那,云逸动了。他并未直接侵入其梦境,而是以自身那融合了“情理之道”与天道眷顾的神魂之力,如同最轻柔的画笔,在伏羲的梦境边缘,悄然勾勒、引导。
伏羲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混沌未分、朦胧不清的虚空。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只有一片浑浑噩噩。他茫然四顾,心中充满了莫名的压抑。
就在这时,一点灵光自虚无中诞生,随即分化,一者清灵上升,一者厚重下沉。清者化为天,浊者凝为地!天地始分!
紧接着,天地间生出水、火、风、雷……种种现象交替出现,时而狂暴,时而温和。山川隆起,江河奔流,草木萌发,鸟兽滋生……万物开始演化,生机勃勃,却又显得杂乱无章。
伏羲置身于这天地初开、万物演化的宏大景象中,心神震撼无比。他看到了秩序从混沌中诞生,看到了规则在现象背后隐现。但这一切依旧太快,太乱,他依旧无法抓住那最根本的脉络。
梦境变幻,他仿佛化作了一条鱼儿,在一条浩瀚无边的大河中游弋。河水奔流不息,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时有漩涡,时有暗礁。他随着水流起伏,感受着水的力量与变化。他看到了水遇石则绕,遇洼则填,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前行;看到了漩涡的旋转自有其规律,引动着周围的水流……
接着,他又仿佛化作了一只飞鸟,翱翔于九天之上。他感受着风的吹拂,时而轻柔,时而猛烈;他看到了云聚云散,形态万千;他俯瞰大地,山川脉络如同大地的筋骨,河流如同血脉,一切看似无序,却又隐隐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鱼游水中,鸟翔天际,不同的视角,却让他对“规律”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最后,梦境定格。他发现自己站在一片无垠的平原上,头顶是璀璨的星空,脚下是坚实的大地。星辉洒落,在地上投下无数光点。风吹过,草原起伏如浪。
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他前方,背对着他,看不清面容,只有一股温和而智慧的气息弥漫开来。那身影并未言语,只是伸出手指,在虚空之中轻轻划动。
第一划,自上而下,笔直而刚健,如同擎天之柱,蕴含着至阳至刚的气息。那身影低语,声音仿佛直接响在伏羲心间:“此为一,为阳,为天,为刚,为动……”
第二划,自下而上,中间断开,柔顺而包容,如同承载万物的大地,蕴含着至阴至柔的气息。“此为二,为阴,为地,为柔,为静……”
然后,那身影以这两道最基本的笔画,开始组合、演变。三道笔画组合,形成了八种不同的图案,每一种图案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代表着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以及与之对应的健、顺、陷、丽、动、入、止、悦等八种德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