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道如血脉贯通帝国,驿传似神经网络高效运转,《启明历》精准契合天时,科学院汇聚英才点燃创新之火。云舒打造的这架名为“大夏”的庞大机器,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前行。然而,端坐于帝国权力中枢的云舒,却依然感受到一种如芒在背的能量管理失控般的焦灼。这焦灼,源于信息传递速度那看似无法逾越的物理极限——距离。
澄心堂巨大的《万国坤舆全图》上,帝国疆域辽阔,从西北边陲的玉门关,到东南海疆的曾母暗沙,驿马奔驰,即便八百里加急,亦需十数日乃至月余。这短短十数日的“信息时滞”,在太平岁月或可容忍,但在风云诡谲的帝国博弈和突发危机面前,却是足以致命的破绽!
一份由“蜂巢”通过特殊渠道、早于驿站系统三天送抵的密报,被林嬷嬷无声地放在云舒案头。密报称:辽东都司麾下一支巡逻队,在边境线与北边鞑靼部落发生小规模摩擦,虽已平息,但边境气氛骤然紧张。而通过正常驿传系统呈报此事的奏章,此刻恐怕尚在关山阻隔的驿路之上!
“三日……”云舒指尖划过密报上简短的文字,目光冰冷地扫过地图上遥远的辽东区域,“三日时间,足以让一场小摩擦演变成边境冲突,足以让敌军完成一次小规模的集结突袭!朕的将军,朕的军队,难道要等敌人的刀砍到脖子上,才能收到朕的指令吗?!” 一种不可抗力威胁带来的无力感,混合着对信息过载疲劳下决策迟缓的深深厌恶,在她心中翻涌。帝国的统治,在空间尺度上,仍存在着一片参与感被剥夺的阴影地带。
她想起月前东南沿海的一次飓风警报,虽然新建的沿海烽火台及时发出了信号,但等详细的灾情和救援请求通过驿站层层传递到京城,已是五日后,错过了最佳的救灾窗口期。每一次这样的“时滞”,都如同一声警钟,敲打着她敏感的神经。她需要一双能瞬间跨越千山万水、将帝国最偏远角落的脉搏实时传递到她掌心的“眼睛”和“耳朵”!
服务器延迟(信息传递)依然是版本痛点?是GM(云舒)发现就算开了千兆光纤(驿站),边远地区玩家(边疆)ping值(通讯时间)还是高得吓人,团战(边境冲突)容易掉线(延误战机)!急需部署低轨道卫星(信鸽)系统!
一个午后,云舒在御花园散步,目光偶然掠过天际一群掠过的白鸽,它们姿态优雅,速度极快,转瞬消失在天际。一个闪电般的念头,击中了她的脑海——信鸽!这种古老而可靠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她的前世记忆中被更先进的科技取代,但在这个时代,若能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地运用,将是突破信息传递极限的终极利器!
次日,她召见了科学院总理事徐光启和几位对生物学颇有研究的院士。
“朕欲于科学院下,特设一鹁鸽署。”云舒开门见山,目光灼灼,“专司信鸽之育种、驯养、训练,并于帝国要害之处,构建一套飞鸽传书网络!此事,关乎国运,需竭尽全力!”
院士们先是愕然,随即露出兴奋之色。信鸽传书,古已有之,但多为民间零星使用,从未有国家层面系统构建如此庞大网络之先例!
“陛下圣明!”一位擅长驯养鹰隼的异士出身的院士激动道,“优良信鸽,可日飞千里,不惧风雨,若能驯养得法,构建线路,确为神速!”
“然此事体大,”徐光启谨慎道,“选种、驯养、疫病防治、线路规划、密码编译、保密防奸,环环相扣,绝非易事。”
“朕深知其难,故交由科学院,以格物之精神攻之!”云舒斩钉截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朕予尔等三项特权:一,可于天下征召善驯鸽者,无论出身,优厚待遇;二,可在全国适宜之地,圈建官营鸽舍,规模从优;三,鹁鸽署享有最高密级,一应所需,户部、工部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她当场口述了初步构想:建立全国种鸽培育中心,优选耐力强、归巢性好的鸽种;设计分级鸽舍网络,从中央鸽舍到行省枢纽鸽舍,再到边关、海军基地等终端鸽舍;制定严格的训练规程和加密通信密码本;甚至考虑在鸽舍配备小型鹰隼,以防敌方猎杀或利用野禽干扰。
消息传出,朝堂再起微澜。一些清流言官忍不住上书,言辞委婉却充满讥诮:“……飞鸽传书,古之小技也,市井之徒用之。今以国家之力,兴师动众,畜养禽鸟,恐贻笑大方,有损国体。” 这种文化归属撕裂下的傲慢与偏见,认为国家大事当以文章典章传递,岂能托付于羽族?更深层,是害怕这套新系统会绕过传统的文书传递体系,让他们这些依靠笔墨文章晋身的官员上升通道固化,参与感被新型技术官僚剥夺。
全服通讯系统即将升级?是官方(云舒)计划部署生物无人机(信鸽)网络,传统快递员(驿卒)公会感到职业危机,文科生(言官)怒喷技术含量低(禽鸟小技)不配列入国家项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十八岁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十八岁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