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手击打他们,山岭震动,
尸首在街上如垃圾堆积。
但他的怒气仍未转消,他的手仍然伸出。
他扬起旗帜招唤远方的国民,
吹哨召来地极的军队——
看哪,他们急速而来,无人困倦跌倒,
无人打盹睡觉;腰带紧束,鞋带完好。
箭已磨利,弓弦上紧,马蹄坚硬如磐,
车轮旋转如旋风;吼声如母狮,
咆哮如幼狮,抓住猎物,无人能夺。
那日,敌军必向以色列咆哮如海啸,
举目望地,只见黑暗与艰难,
光明被乌云遮蔽。
——————
本章的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神的期待带来更大的责任:葡萄园比喻揭示神赐予的恩典(选址、开垦、栽种)与他对生命的期待(结好果子)。蒙恩越多,责任越大;领受丰富资源却结出“野葡萄”,将招致更严厉的问责。
2. 社会不公直接引发神圣审判:兼并土地、狂欢纵欲、司法腐败等行为,显明整个社会结构的堕落。神特别关注系统性罪恶,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压迫。
3. 道德颠倒加速审判来临:讥诮神、颠倒善恶、自以为聪明等态度,表明人主动拒绝真理。当人故意混淆道德界限,审判的来临便不可逆转。
4. 外在灾难反映内在属灵光景:敌军入侵的生动描写,不仅是历史预告,更是属灵实体的写照——人离弃神,黑暗就吞噬生命。外在灾难往往源于内在的属灵崩溃。
5. 审判中仍留有公义的见证:尽管语气严厉,但“耶和华因公平显为圣”表明审判本身是神公义属性的彰显。这给予盼望:即使在毁灭中,神仍在掌权,并最终建立真正的公义。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圣经21世纪GQ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