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元年冬月二十日辰时,朝鲜汉城(汉阳)北门外,清军主力三万骑兵已列阵完毕。正红、镶蓝、正蓝、镶白四旗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翻飞,甲胄碰撞声与马蹄声交织,近百门红衣大炮被士兵们推至阵前,炮口直指汉城城墙。阿济格身着英亲王玄色蟒袍,腰佩虎头刀,勒马立于阵前,身后跟着济尔哈朗(镶蓝旗主)、岳托(正红旗旗主)、萨哈廉(正红旗梅勒额真)、莽古尔泰(正蓝旗主)、扬古利(镶黄旗额驸)、希福(内弘文院大学士)、索尼(正黄旗侍卫统领)、博尔晋(正蓝旗梅勒额真)、穆尔哈齐(镶蓝旗佐领)、多铎(镶白旗旗主)等将领,皆是神色肃穆。
汉城城墙高逾三丈,城墙上布满了朝鲜守军,手持弓箭、长枪,城垛后隐约可见火铳手的身影——汉城府尹申景禛率三万守军驻守于此,城墙上堆满了滚木、礌石与火油,防御工事虽不及义州坚固,却也布置得密密麻麻。
“十二哥,汉城守军三万,城防也算坚固,若强行攻城,恐需耗费不少时日。”多铎勒马上前,语气带着提醒,“十四哥(多尔衮)那边已拿下江华岛,俘获李倧与宗室,不如用宗室施压,逼汉城守军投降,免得徒增伤亡。”
阿济格眯眼望向城墙,冷哼一声:“汉城不过是座孤城,本王率三万骑兵,还怕拿不下?扬古利!”
扬古利立刻上前领命:“末将在!”
“你率镶黄旗两千骑兵,架起红衣大炮,轰击北门城墙,本王要在午时前轰开缺口!”阿济格下令,“济尔哈朗,你率镶蓝旗四千骑兵从西门助攻,牵制守军注意力;莽古尔泰,你率正蓝旗三千骑兵负责粮草押运,不得有误!”
“十二叔,不可!”岳托急忙上前阻拦,他身着正红旗贝勒朝服,面容刚毅,“汉城乃朝鲜都城,百姓众多,若强行轰城,守军定会拼死抵抗,且城中汉民与朝鲜杂居,一旦城破,恐引发民变,不利于后续议和。再说,十四叔已俘获李倧与宗室,不如用宗室做人质,逼柳庆宗开城投降,这才是上策。”
萨哈廉也附和:“十二叔,岳托兄长说得对!义州屠城已让朝鲜百姓对清军心生畏惧,若汉城再遭战火,日后治理朝鲜会更加困难。十四叔在江华岛‘不扰平民’的策略已初见成效,我们若能沿用此策,汉城守军定会不战自溃。”
扬古利皱眉:“可柳庆宗与申景禛皆是朝鲜重臣,未必会因宗室被俘便轻易投降。若拖延时日,明朝援军恐会赶来,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反而被动。”
“明朝援军?”阿济格嗤笑,“袁崇焕在宁远自顾不暇,哪有兵力支援朝鲜?再说,十四弟已派图尔格率五百骑驻守汉江口,若有明朝船只靠近,定会拦截。”
济尔哈朗此时开口:“十二哥,岳托与萨哈廉的提议可行。不如先派使者送劝降书入城,告知李倧被俘的消息,若柳庆宗肯开城投降,便保汉城百姓安全;若执意抵抗,再下令轰城不迟。”
阿济格沉吟片刻——他虽急于立功,却也知道强行攻城的弊端,尤其是多尔衮在江华岛已立下大功,自己若在汉城久攻不下,反而会被比下去。最终他点头:“好!希福,你作为使者,送劝降书入城,告知柳庆宗,若午时前不开城投降,本王便下令轰城,且李倧与宗室的性命,也难保了!”
希福躬身领命:“臣遵令!”他接过阿济格手中的劝降书,带着两名随从,缓步走向汉城北门。
城墙上的申景禛见清军派来使者,立刻下令:“放下吊桥,让使者入城,但需严加看管,不得让他靠近城墙内侧。”
吊桥缓缓放下,希福手持劝降书,走进汉城。城内的街道上行人稀少,百姓们紧闭门窗,偶有巡逻的朝鲜士兵走过,神色皆是惶恐——义州屠城的消息已传入汉城,百姓们生怕清军破城后重蹈覆辙。
希福被带到汉城府衙,柳庆宗(左议政)、申景禛(汉城府尹)、金尚宪(右议政,留守汉城)及朝鲜宗室大臣李弘胄、金瑬等已在此等候。希福将劝降书递上,语气平静:“柳大人,申大人,我朝已拿下江华岛,俘获李倧国王与昭显世子、凤林大君,现羁押于江华岛王宫。英亲王有令,若午时前汉城开城投降,可保城中百姓与宗室安全;若执意抵抗,红衣大炮轰城后,后果自负。”
柳庆宗接过劝降书,快速浏览一遍,脸色瞬间苍白。申景禛一把夺过劝降书,怒声道:“一派胡言!国王陛下怎会被俘?这定是清军的离间计!汉城尚有守军三万,城防坚固,我们可与清军一战,何必投降!”
金尚宪也道:“申大人说得对!清军虽拿下义州、平壤与江华岛,但我汉城守军皆是精锐,且城中粮草充足,可坚守数月。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明朝援军定会赶来,到时候便可内外夹击,击退清军!”
“明朝援军?”柳庆宗苦笑,“金大人,你还在抱有幻想?袁崇焕在宁远抵御清军主力,根本无兵可派;毛文龙驻守皮岛,自顾不暇,哪会来支援我们?再说,国王与宗室已被俘,我们若继续抵抗,清军定会伤害国王与世子,到时候我们便是朝鲜的罪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