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豪雨说来就来,下的比依萍找她爸要钱的那一天还大。
三日,雨停,阴云依旧密布。
这阴云不止笼罩在了洛城,也笼罩在了很多人的心头。
不知何时,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近乎传入了城中每个人的耳中,这些流言亦如暴雨一般,令无数人惴惴不安。
县男唐破山之子唐云,与大帅府大夫人签订了书约,供应肉食于军中。
所谓肉食,来源于柴猪,价格极高。
流言,愈发离谱,大夫人宫锦儿似是被唐云所蛊惑,利用其在军中的影响力,中饱私囊。
当流言传的沸沸扬扬时,许多人即便不愿相信也不得不相信了。
因为大帅府没有出来“辟谣”,洛城府衙也没有传出任何风声,就连供应南军军器物资的军器监,似乎也在装聋作哑。
按道理来说,一旦出现任何对南军大帅宫万钧不利的谣言,府衙早就出来张贴告示了,衙役、武卒也会调查流言源头并将心怀不轨之人关押大牢。
这次,没有,统统没有。
并非是府衙不急,府衙一把手洛城知府柳朿比谁都急,接连三日跑到宫家,宫万钧不在,宫锦儿,也不在,一问才知道,父女二人前往南关的烈山,每年这时候都会前往烈山祭奠战死捐躯的南军将士们。
直到今日,第四次,柳朿终于堵到宫万钧了,老帅刚刚回府,屁股还没坐热就被闯进来的柳朿喷了一脸口水。
宫家正堂之中,一身官袍矮胖矮胖的柳朿,浑身湿漉漉的,指着苦笑连连的宫万钧激情开麦。
“本官是文臣,你军中之事原本轮不到本官插手,可如今是税季,户部右侍郎即将赶至洛城,时值多事之秋,那唐家是什么下三滥的货色,为何要与唐家父子有这等牵扯,你这国公之位到底还要…”
说到情急之处,柳朿直接将腰间玉带扯了下来,狠狠摔在了宫万钧的脚下。
“你若不想要本官担这洛城知府,明言就是!”
面对柳朿,堂堂南军大帅南军大帅,宫万钧只能苦笑。
全国朝敢指着宫万钧鼻子痛骂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柳朿正是其中之一。
柳朿,从四品,宫万钧,正三品。
前者一城知府,还是一个边城的知府,在京中没有任何影响力。
后者南军大帅,新君器重,战功赫赫。
柳朿之所以能够指着宫万钧的鼻子骂,只因一件事。
这位洛城知府,是个好官,是大虞朝为数不多京中军伍的文臣。
自从宫万钧执掌南军镇守边关后,四方边军中,南军混的最差。
不是宫万钧不行,是南军历来不行,谁当大帅都一样。
四边军中,南军可以说是新卒最不好招募、军饷拖欠次数最多最久、军中器械最差的、待遇最次的。
五年前,柳朿到任洛城并了解南军的窘境后,做了一件国朝开朝未有之事,直接给洛城税银截留了,并送到了南军中,理由是备战。
按照流程,地方税银会先整理成账,将账目送去京中户部,户部会查账,但不会每个地方都查,抽查。
无论查不查,总之户部对税银数目没异议后,会令各地府衙将税银交到京中。
满国朝那么多城镇,也有很多“入不敷出”的地方。
那么户部就会进行衡量,比如让某些比较富裕的城池,将税银直接“交”到穷困的城池,或者让某座城池的衙署自行利用收上来的税银,用于城防建设、安抚灾民、救济百姓等。
但有一点,那就是必须经过户部点头,要知道国朝哪都缺钱,如果涉及金额比较大,户部在朝堂上提出建议,做不了最终决定权。
在这种前提下,柳朿作为知府,将税银用在了名义上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南边关,并且还没有经过户部的允许,后果可想而知。
当年南边军的窘境,朝廷并非不知道,也说在处理,只是每次问处理怎么样的时候,开口闭口就是“你先回家等消息”。
柳朿的罪并非是挪用税银,而是破了先河,哪怕他的出发点是对的。
然而这位知府也无疑是幸运的,吏部已经派官员离京了,准备前往洛城将柳朿带回京中问罪。
结果这位吏部官员还没到洛城,关外的异族真的打来了,山林中最大的部落,集结了整整四万人,打了足足三个月,南关城墙都坍塌了一段。
事情传开后,柳朿的风评急转直上。
如果这位知府没有提前将税银用作补齐南军军饷、城墙修葺、城门加固、打造兵刃甲胄等事上,不敢说南关肯定会破,南军军伍一定会多战死无数人。
最后,不了了之,既没升官,也没贬职,依旧留在洛城当知府。
就因为这件事,柳朿有资格指着宫万钧的鼻子破口大骂。
连宫万钧都不怕,更别说县男了,柳朿气呼呼的叫道:“书约毁了就是,日后莫要与唐家苟且,倘若唐破山父子敢闹,叫他们来府衙寻本官!”
宫万钧满面为难之色:“此事并非你想的那般,你我相交十余载,难道我宫万钧的为人你还不知晓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品悍臣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品悍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