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散去后,午时未过,宫中与朝廷达成了一致,确认了几件事,开始走程序。
一,兵部承王命,迎隼营将士凯还入城,兵、礼、吏三部宜亟辑封赏名籍,星驰上呈三省,以慰戎劳。
二,洛城唐氏功着邦国,特册封洛平县子,世袭罔替,荣延后裔,与国休戚,永承天泽。
三,二皇子琅琊王姬景,性禀纯孝,笃嗜坟典,宫中西席交口称誉,以为贤良,诏徙琅琊王府,卜居于城外皇庄南十二里之壤。
四,原琅琊王府故宇,特赐洛平县子唐破山,以彰殊宠。
五,宫中新拓一营,赐号墨营,拜惠国公屈劲松为大统领,擢原东宫左门直长牛犇为统领,共董营伍,整饬戎备。
五个消息传遍京中,人们一唠这事,发现都和唐云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哪怕是琅琊王府搬迁,之前的府邸也是赏给了唐家。
琅琊王府那是什么规格,光说占地面积都比赶上秦王府了,还是在京中。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觉得无可厚非,因为唐云没升官,兵、礼、吏三部的功劳册上,没有唐云的名字,这就是说,宫中应该是“折现”了,将功劳折现成了京中的琅琊王府,以及唐家与国同休的县子爵位。
不少朝臣挺开心的,起初还以为宫中会大肆封赏唐云,尤其是吏部,一直都拿不定主意,唐云这功劳可太大了,封少了,宫中不乐意,封多了,朝臣不乐意。
尤其是出了唐云入京镇压整座京城这件事后,包括婓术在内,每个朝臣都在担忧,以这小子的性格,如果真掌了实权,不知会闹出多少骇人听闻之事。
现在宫中主动提出来,就给个府邸和与国同休的县子,整个朝廷都很满意。
与国同休很牛逼,就是只要国朝不倒,你家就不倒,但牛逼的与国同休的不牛逼之处在于,就是个县子。
说的直白点,就好像公司开年底大会似的,进行表彰,那个谁谁谁,哎呀我去你干的太好了,你放心,有公司在的一天,就有你一口饭吃,子孙三代不愁如何如何的。
但是,也只是有你一口饭吃罢了,不是让你当高管,不是分你股份,反正就是有你一口饭吃,你爱躺平就躺平,摆烂都可以,想奋斗就奋斗,往死干也没人管,还是那句话,只是有你一口饭吃。
县子看似是唐破山,实则唐家如今的话事人,至少在京中的话事人是唐云。
散朝后,圣旨送到了琅琊王府,周玄亲自送来的。
老太监来的时候,唐云正在和大家一起包包子,肉脂渣白菜馅的。
周玄是明白人,根本没走程序,寻思下午也没什么事,圣旨丢给阿虎,系上围裙帮着和面,一边忙活一边大致说了一下情况。
“陛下的意思是,还是得查查陈国公,暗地里查,不能明着来。”
“明白。”
唐云拍了拍手上的面粉:“初步情况小甲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确定了,当初屈劲松和他基友去东海,三次,都是陈国公张罗的。”
“陛下让咱家问问大人,这监正的名头,大人是继续担着,在京中歇些时日,还是卸了这名头去哪个衙署任职。”
唐云擦了擦手,没做声。
军器监监正这差事是管南地那边的,在京中办差顶着这头衔,会让人误会,也会传出风言风语。
只是这监正被叫的久了,唐云对这职务有着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并非是难以割舍。
监正,军器监监正,可以说是管着军伍们的衣食住行,南军后勤大管家。
冷不丁要彻底卸掉,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仿佛彻底与南军划开了界限似的。
“来个人,把这屉蒸上。”
唐云朝着后院喊了一声,二皇子跑出来了,浑身都是面粉,跑来后顶着个大屉就跑走了。
“不对啊。”
唐云挠着脑门:“都送进去三屉了,怎么一个蒸熟的包子都没见到。”
阿虎拎着擀面杖跑去了后院,片刻后传来大骂声。
过了一会,阿虎气呼呼的回来了,别说三屉,再送进去十屉都未必能吃上。
牛犇、马骉、鹰珠、乙熊,外加一个门子,五个人就蹲在灶台旁边,蒸熟一屉吃一屉,包子都出出不了膳房的门儿。
周玄哭笑不得,压低声音问道:“琅琊王殿下,可还习惯?”
“课业全取消了,什么练大字,五禽戏这个那个的,全取消了。”
“全凭大人安排,只要琅琊王殿下开心便好。”
“还能怎么样,他这个情况太复杂了。”
唐云无声叹息了一口,小皇子活的很累,他和曹未羊都看出来了。
首先是这孩子不能出王府门,最多走到石狮子旁,超过了石狮子的距离,就要竖起五根手指,然后一一落下,心中默数五个数才能继续往前走。
下了台阶后,还不能瞧见陌生人,一旦见到了,身体会本能的靠边站,贴着墙边一动不动,只有等了陌生人消失在视线之中,才敢继续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品悍臣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品悍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