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砧防线”,这是北约军工程师们给第二道防线起的名字。它的寓意非常明确:第一道防线是缓冲和消耗敌人的“软垫”,而这里,将是坚硬的铁砧,任何胆敢冲击它的敌人,都将被后续到来的“铁锤”彻底砸碎。
这条防线,依托于一系列的丘陵、河流以及几个关键的工业城市,构成了一个纵深极广、支撑点众多的复杂防御体系。而整个防线的核心,也是最坚硬的节点,就是库尔斯克城——一座拥有五十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
经过了惨烈的坦克大会战,樱花国军的装甲矛头虽然严重受损,但鬼畜六并没有给北约军任何喘息的机会。他迅速调整部署,将残存的装甲部队和海量的步兵,如同潮水般,涌向了库尔斯克城。他很清楚,只要拿下这座城市,就能切断“铁砧防线”的腰部,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从而导致整个防线的崩溃。
于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城市巷战之一,拉开了帷幕。
联邦陆军第82空降师,这支以“全联邦人”为荣的精锐部队,成为了库尔斯克城的第一批守卫者。他们的师长,是以强硬和冷静着称的马修·李奇微将军。当他接到死守库尔斯克城的命令时,他只对参谋们说了一句话:“把这座城市的每一栋建筑,都变成一座堡垒;把每一个窗户,都变成一个射击孔;把每一个士兵,都变成一颗钉子,给我死死地钉在这里!”
战斗,是从城市的边缘开始的。
樱花国军的炮兵,在经过短暂的补充后,再一次发出了怒吼。数千门火炮,对库尔斯克城的郊区,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清扫式”炮击。曾经宁静的居民区、公园和学校,在炮火中被夷为平地。但这种针对大面积区域的炮击,对于准备充分的城市防御来说,效果并不理想。
当樱花国军的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小心翼翼地进入城市废墟时,他们才发现,自己踏入了一个被精心设计过的死亡陷阱。
一队樱花国士兵,正沿着一条被炸毁的街道搜索前进。街道两旁,是倒塌的楼房和燃烧的汽车。看似一片死寂。突然,从一栋只剩下半边墙壁的公寓楼三楼的窗口,一挺MG42通用机枪发出了它标志性的、如同撕裂油布般的“电锯”声。密集的子弹,瞬间将这队士兵拦腰扫断,几名士兵当场被打成了两截。
幸存的士兵立刻躲到废墟后面,呼叫坦克支援。一辆“四式”中型坦克隆隆驶来,它将炮口对准那个窗口,一炮轰了过去。整个三楼的墙壁,在爆炸中轰然倒塌。
然而,就在坦克车组以为已经清除了威胁时,从街道对面一栋建筑的地下室通风口,突然飞出了一枚“巴祖卡”的火箭弹,准确地击中了坦克的侧面裙甲。虽然没有击穿主装甲,但也足以让坦克成员惊出一身冷汗。紧接着,从各个角落,飞来了无数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将这辆坦克瞬间变成了一个燃烧的火炬。
这就是李奇微将军为敌人准备的“欢迎礼物”——立体交叉火力网。在库尔斯克城,战斗已经不再是线性的。威胁,可能来自任何地方:头顶的阁楼、脚下的下水道、身旁的废墟、甚至是墙壁上一个不起眼的破洞。每一栋建筑,都被82空降师的士兵们,改造成了一个独立的、可以互相支援的战斗堡垒。他们打通了建筑之间的墙壁,构建了内部通道;他们在地下室和下水道系统中,建立了秘密的交通网络;他们在关键的十字路口,设置了由反坦克炮、重机枪和地雷组成的“死亡区域”。
对于进攻的樱花国军来说,库尔斯克城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血肉磨坊”。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往往为了一栋楼、一条街道的控制权,双方会反复争夺数天,尸体层层叠叠地堆满了整个房间。
战斗的焦点,很快就集中在了几个关键的战略要地上。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对“红色十月”拖拉机厂的争夺。
这座巨大的工厂,占地数平方公里,由无数高大的厂房、复杂的管道和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构成。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现成的堡垒。82空降师的第505伞兵团,负责守卫这里。
樱花国军第6师团,一支以“恶魔”之名着称的、战斗力极其强悍的部队,接到了攻占拖拉机厂的死命令。
战斗的第一天,第6师团以一个整编联队的兵力,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冲过开阔地,试图冲进工厂厂区。然而,等待他们的,是来自厂房高处和窗户里的、冰雹般的交叉火力。无数的樱花国士兵,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一些侥幸冲到厂房墙下的士兵,又被守军从头顶扔下的手榴弹和炸药包,炸得血肉横飞。
第一天的进攻,第6师团损失了超过一千人,却连工厂的大门都没有摸到。
师团长暴跳如雷,他命令炮兵,对工厂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轰炸,并调来了火焰喷射器和战斗工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些列强,欺朕太甚请大家收藏:(m.20xs.org)这些列强,欺朕太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