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之茧内部的警报声如撕裂夜幕的利刃,再次划破了短暂的宁静。在W - 104号平行地球的生物实验室中,监测屏幕上的基因图谱突然呈现出诡异的螺旋状坍缩——那些在0.5维空间中挣扎求存、如星火般微弱的人类DNA,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内蜷缩,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引力吞噬,最终凝聚成一个个闪烁着幽蓝光芒的量子奇点,宛如宇宙初生前的混沌核心。
“这绝对不可能!”首席基因学家周明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试图捕捉更多转瞬即逝的数据流,“量子化的DNA明明已经稳定了三个月之久,像沉睡的星辰般安详,怎么会突然发生坍缩?难道是某种未知的共振触发了基因链的自我湮灭?”
实验室的观察窗后面,一位幸存的士兵正痛苦地蜷缩在隔离舱内,额角渗出的汗珠在蓝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他的皮肤下泛起蛛网般的蓝光脉络,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基因链坍缩的噼啪声,如同古老符文在低语。当奇点形成的瞬间,隔离舱的内壁突然布满裂纹,细密的裂痕如藤蔓蔓延,仿佛有股无形的力量要从内部将这个狭小的空间撑开,撕裂现实的织物。
沈渊赶到实验室时,整个茧内已经传来了数十起类似的报告,通讯频道里充斥着断续的求救信号。ZERO的全息投影在他面前展开三维模型,无数个微型奇点在地球的模拟图像上闪烁,如同撒入墨池的星尘,又似命运之眼在悄然睁开。“沈渊,这些奇点的能量特征与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高度吻合,只是规模缩小了亿万倍。”ZERO的机械音中第一次带上了波动,仿佛机器也在恐惧,“如果放任坍缩持续下去,整个维度之茧可能会被撕裂成无数个微型黑洞,每一颗都将吞噬一片现实。”
隔离舱内的士兵突然剧烈抽搐,双手猛击舱壁,发出沉闷的撞击声。他胸前的皮肤鼓起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蓝光团,随着心跳的节奏明暗交替,如同一颗微型的脉冲星。当蓝光团亮到极致时,实验室的灯光骤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观察窗上结满了冰晶般的维度裂隙,裂隙中隐约浮现出另一个世界的倒影。
“他的心跳正在引发维度震荡。”周明的声音发颤,盯着数据流中那规律性的波动,“每一次收缩,都会让周围的空间产生0.3秒的维度跳跃——我们正在被自己的基因推向未知的时空断层。”
为了阻止维度震荡扩散,科研团队尝试了所有已知的能量稳定手段——从量子纠缠锚定到反物质中和,甚至启用了尚未测试的真空衰变抑制场,然而都在接触奇点的瞬间被撕碎,化作无序的熵流。直到实习生小林抱着一摞泛黄的线装书冲进实验室,书页间飘落着陈旧的墨香,这个绝望的僵局才出现了转机。
“周教授,您看这个!”小林将一本《唐诗宋词选》摊开在控制台前,书页上是手抄体的《水调歌头》,墨迹浓淡相宜,“我祖父是古籍修复师,他说古人用平仄韵律调节气息,用诗词与天地共鸣,或许……这些韵律能与量子潮汐产生某种谐振?”
她的话还没说完,隔离舱内的士兵突然发出一声闷哼,身体如弓般反折。奇点的蓝光剧烈闪烁,观察窗上的裂隙已经蔓延到了墙角,裂隙边缘开始出现微小的时空漩涡。周明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抓起书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当“天”字的尾音落下时,士兵胸前的蓝光突然柔和了许多,如同暴怒的海面被月光抚平,隔离舱上的裂纹竟开始缓慢愈合,裂隙中渗出的蓝光也渐渐收敛。沈渊立刻示意周明继续,当《水调歌头》的韵律在实验室里回荡时,监测屏幕上的维度震荡曲线逐渐趋于平缓,仿佛一首宇宙的安魂曲正在奏响。
“原来是韵律!”周明激动地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着发现新大陆的光芒,“古诗词的平仄起伏与DNA量子潮汐的频率存在共振!五言诗的节奏能稳定奇点自旋,七言诗的韵律可以中和维度跳跃,甚至……押韵的字词能形成能量闭环!”
这个发现迅速传遍整个维度之茧。人们开始在街道上、避难所里吟诵诗词——老人用沙哑的嗓音念着“床前明月光”,声音虽弱却坚定;孩子们跟着全息投影唱和“两个黄鹂鸣翠柳”,童声清脆如泉;甚至在废墟深处,幸存者们围坐一圈,用方言吟诵《登鹳雀楼》,声波在断壁间回荡,形成稳定的共振场。在X - 105号平行地球的医院里,医生们甚至编排了《诗经》韵律的呼吸操,让患者随着“关关雎鸠”的节奏调整呼吸,以此稳定体内的量子奇点,仿佛将千年文明的呼吸注入现代科技的脉搏。
沈渊站在指挥中心的天台上,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诗词声,如同听到了文明的心跳。这些流淌了千年的文字,此刻正以一种超越科学的方式,将人类文明的基因与灵魂紧紧缠绕,编织成一张无形的保护网。但他深知,这只是权宜之计——当奇点的能量积累到临界点,即便是最优美的诗词,也无法阻止那场微型宇宙大爆炸,那将是文明的终章,还是新生的序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虚拟进化:全球玩家都是NPC请大家收藏:(m.20xs.org)虚拟进化:全球玩家都是NPC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