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铤领着刘巴轻车熟路的往鲍隆家的东厨而去。
大晚上的说实话林铤也不知道吃些什么好,暮食嘛(宵夜),林铤第一时间就想到后世的泡面,这时代自是没有泡面的,索性就带着刘巴去下面条得了,当然在这个时代面条一类的面食统称为“汤饼”。
到了东厨林铤快速上手,正好鲍隆府上有磨好的谷物,本来是预备早上做汤饼的,这下反而给林铤省事儿了。先是和面,然后开始醒发,这个时候林铤开始生火烧水。
当然刘巴也没让他闲着等吃,林铤生完火让他去盯着火,该吹气吹气,该添柴添柴。刘巴这个工具人估计是第一次做生火这个活儿,一会儿被呛得直咳嗽,一会儿又会因为吹气过猛烟台大熏得满脸黑。
看着刘巴那狼狈的样子林铤不禁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子初兄,可是从未自己做过吃食?怎的如此狼狈。”
刘巴既无奈又尴尬的道:“圣人云:君子远庖厨。在下自是从未做过吃食。”
林铤还是没笑够:“子初兄,天下可没有平白的吃食,要想暮食,也要自己出力才是。”
刘巴随即道:“此等事情,怎么是我等该做之事?君子远庖厨,却不想廷钰兄竟如此热衷庖厨之事?虽曾在鲍家村尝过出自廷钰兄之手的吃食,至今难忘,之前巴以为是为了展示’雪花盐’之味,不曾想廷钰兄竟是真的热衷于此道。”
林铤听完刘巴这话也是严肃的看着他道:“子初兄,汝须知,一谷一粟,当思来之不易。民也,以食为天。故而农事庖厨何有贵贱之说?君子尚需饭否?如君子不食则天下再无君子也。况无农人辛勤之耕作,无庖厨尽心之厨事,何来君子不近庖厨之事乎?”
刘巴被林铤这番话说的哑口无言了,确实这话说的让人无法辩驳。
林铤见此也不好再继续言语相逼变软了语气道:“子初兄,农人务农事,庖厨尽厨事,君子做学问之事分工不同而已,并没有高低贵贱之说。如果没有农人和庖厨,咱们君子吃什么?总不能真如传说中的仙人一般饮风食露吧?”
刘巴闻言惭愧的回道:“廷钰兄言之有理,是刘巴狭隘了。虽然第一次听到廷钰如此言论,但细细想来确实是这样。”
作为一个拥有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现代华夏人的思想对于每个职业都是平等尊重的,对于农人的感情自身不一般。但是在这个时代阶级意识还是很强的,林铤也明白,也并不指望能够改变身边人这根深蒂固的想法,但是遇到了还是忍不住出言纠正。
见刘巴也是有点儿被说动服了软,林铤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道:“子初兄可要加把劲儿了,不然这“面条”可要等上许久了。
“面条?此乃何物?”刘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廷钰兄可是又研究出什么新吃食了?”被林铤这么一说刘巴的兴趣也被勾起了。
“也不算新吃食吧,类似我们的汤饼一类的食物。”林铤才想起来这个时代有类似的食物,连忙回道。
就在刘巴卖力生火的时候,林铤又开始在东厨搜刮了起来,想看看有什么其他东西可以添加,不然光吃白水煮面是真受不了。转悠着转悠着看到了一个釜,连忙上去打开一看,原来是鸡汤,看来是晚上自己和鲍隆、徐盛等人都光顾着喝酒了都没顾得上喝鸡汤,这回汤底倒是解决了,加热一下即可;有继续在东厨搜索了起来,又发现一个“甑?”(zeng,读第四声),打开一看,好家伙原来是宴席上没上完的猪肉,这下所有材料都齐全了。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第一次醒发完成,又进行第二次醒发,然后林铤也跑到另一旁的灶台之上生火加热釜中的热鸡。然后让刘巴两边的火都照看一下,这下可是把刘巴为难的,毕竟他可是从来没有庖厨之事的经验,来回看顾两个灶台的火让他大为狼狈。
刘巴心中也是一阵腹诽:“要吃林廷钰的一顿饭也是真太不容易了!”
林铤则是把晚宴剩下的猪肉给用刀切成薄片以做备用,待这一切准备妥当之后面条的第二次醒发也已完成。之后林铤开始用推-转-折手法扩展面片,每擀压3次撒干的谷物粉防粘,最终面片的厚度控制在目测2毫米左右;随后林铤将面片折叠至呈型,手起刀落垂直下刀切宽2-3毫米细条,然后立即抖散面条并撒干的谷物粉以防粘连。
面条做好了,刘巴那边的热水早已烧开,林铤抖了抖面条便下锅开始煮。待面条煮熟后捞起置于碗中,然后浇上鸡汤,之前切好的猪肉置于碗中面条的上方,最后撒上一把冬葱。
【东汉时期已有小葱。根据《四民月令》记载,东汉末年蔬菜种类中明确提到“小葱”,说明当时已有种植。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大葱等作物逐渐传入中原。北魏《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大葱栽培技术,说明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更早时期。 ??古籍中将葱分为汉葱、冬葱、胡葱、茖葱四类,其中汉葱即现代大葱,冬葱与小葱无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风起荆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风起荆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